*********************************
那么“六骏之惑”这道算题究竟是什么来历呢?给邢中和出这道“六元之惑”这道算题的不是别人,正是邢中和的顶头上司,判司天监李思聪。
这李思聪又是何须人也?他乃是北宋时期赫赫有名的算学大师,道号洞渊,他所著的《洞渊集》更是后人研究北宋数学发展的经典算学著作。
那么李思聪既为邢中和的上司。 为什么要给邢中和出“六骏之惑”这道算题,又在邢中和三年时间内没有解出来的情况下不讲授给邢中和解法了呢?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李思聪和邢中和虽然为正副职、上下级地关系,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却势如水火。 而让两个人的关系势如水火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两个一个是佛门弟子。
一个是道家传人。
在中国古代,有相当一部分精通天文术数的算学家是僧人和道士。 比如唐朝制定出《大衍历》地僧一行就是佛门弟子,精通天文术数。
而同属于唐朝,却比僧一行早几十年的道士李淳风同样也是天文学家和算学家。 他制定的《麟德历》是僧一行的《大衍历》没有出现前地唐朝官方历法。
按理说,无论是佛门弟子还是道家传人,在数学思想上应该是相通的,所不同的无非是一个信奉的是元始天尊,一个供养的是释迦牟尼。
可是在古代,自然科学并没有那么发达,这算学思想往往与宗教信仰理念混杂在一起。 对这些方外之人来说,算学并不是算学。
而不过是他们信仰元始天尊或者释迦牟尼的附属产物。 一旦牵扯到宗教信仰层面的因素,事情往往就复杂起来了。
再回过头说司天监少监邢中和与判司天监李思聪。
他们两个一个信仰元始天尊,一个供奉释迦牟尼,若是两个人不在一起,本无甚相干,偏偏两个人俱在司天监任职,又是上下级关系,平时在讨论算学和天文学疑难问题时难免不起争执。
一旦争执起来。 又难免不互相向对方阐述各自的算学思想来源,这么一来。 又难免会牵扯到各自地宗教信仰,因为他们的算学思想本来就是宗教信仰的附属品。
这么你来我往的,最后算学之争就变成了宗教之争,再加上两个人火气都大了一些,最后就互相攻讦起来。
既然两个人互相攻讦,互不相让,那么怎么解决呢?问题从算学开始,那么就从算学结束,两个人只能互相以算学题目考验对方,只要能把对方难住,就不证明了自己信奉的宗教比对方信奉的宗教优越吗?佛经和道典虽然互不相通,但是算学语言却是相通的啊。
于是司天少监邢中和与判司天监李思聪互相给对方出算学题目,两人订下约定,一旦谁算不出来,谁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