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皇帝提倡的生前立嗣,到底是获得了藩王们的认同。
几个面临绝嗣的藩王,纷纷求嗣于皇帝,皇子们立马被瓜分一空。
四位皇子则纷纷有了归属。
皇次子馨王为郑王世子;皇三子濮王为蔡王世子,皇四子莘王为六王世子,皇五子沭王为杞王世子。
内务府直接各自拨款五十万,给予皇子们去就任世子后的建设。
毕竟如果建新藩,这钱也是要支用给他们的,还不如充任体己钱,让皇子们体面且胆壮的担任世子。
皇子们有了归属,捡现成的藩国;藩王们有了嗣子,不绝香火;藩国再次得到照顾,财政宽裕。
简直是三全其美。
实际上,许多亲王面临绝嗣问题第一选择就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抱养一个过来最合适不过了。
但宗藩的继嗣之权,在于朝廷,在于皇帝。
如今朝廷声势日隆,哪个藩国敢乱来?
这场亲藩聚会,长达一个半月,可谓是极其隆重。
诸多世子、王孙们也是第一次见面,气氛融洽。
宗人府也恰逢这难得的机会,进行一番族谱修订。
旋即,顿觉一惊。
在绍武前,玉牒不分远近,后来新朝建立后,为辨亲疏,自然就对玉牒进行分化。
本朝宗亲,玉牒用黄绸包裹,且宗谱表面镶嵌黄玉;前朝宗亲,则是红绸包裹,表层镶嵌红宝石。
故而又名黄谱,红谱。
相较于黄谱的爵位世袭,红谱则是世代减替,爵位一代不如一代。
例如绍武初年的宗正瑞王府,如今已经降至镇国将军,除了还保持着一些体面,但已然大不如前了。
其他的一些楚王,鲁王等王府,也尽数如此。
毕竟如今得势的秦藩合阳王一系。
秦王的香火,更是在安南扎根发芽,世代享国了。
数十位亲王,因为历代皇帝的继嗣政策,从而未有除国的,故而繁衍了不少子息。
「秦藩一脉最多,共有十八子,封君者十七人,郡主十二人,王孙共计七十二人;其次为辽王,封君者十五人……」
宗正如实汇报着:「第三代男丁共计一百二十七人,郡主两百四十八人。」
「第四代男丁七百二十六人……」
宣武皇帝听到这个数字,为之一震。
好嘛,三四代人就奔上千了。
不过,世祖皇帝有五十六个儿子,哲宗皇帝四个儿子,绝嗣的虽然也有十来个,但多数还是生息繁多的。
子生孙,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