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的这个建议其实是正确的。
有了好处,大家雨露均沾嘛!
往远了去想,哪怕不认识的,譬如曹氏,其实也可以送一份请柬去的,一首四星之诗的「初读」,强如曹氏,也不会不当回事。
这样送礼出去,对方只要收了礼,必然就欠了人情。
然而在陆洵心里,账却显然不是这么算的。
他笑了笑,道:“说来我倒觉得奇怪,「初读」又不限人数,可是你说,古往今来那么多的高贤大德,要开自己的「初读」会,却都无一例外是静悄悄的。你说,要是他们多聚集些人,牟足了力气,这一喊,还不得万人受益?可结果呢?没有!没有人这么办过!请问易兄,为何?”
“呃……”
裴易答不上来,张口结舌。
此时,反倒是严骏不由停笔,叹了口气,道:“天下谁人无朋?天下何人不党?既有朋,又有党,又怎么可能广布德泽?”
陆洵闻言一拍手,哈哈而笑,“还是骏兄见得明!受教了!”
严骏叹口气,又低头写东西。
陆洵笑着看向裴易,说:“我也觉得,给所有人都来一份,与不分享给任何人,是没差别的!”
裴易低头无语,似在反思。
陆洵笑了笑,没有继续延伸这个话题的兴趣,当即就轻轻地就转了话题,说起另外一件事情——
“我觉得自己的身体太差了,需要强健一下体魄,另外,这次家父被人当街痛打,也让我心中很是不安,所以想要在城中寻一武师,跟着学学武艺,二位可有听说过城中都有哪些武师设馆授徒吗?”
裴易闻言一愣,就连严骏也再次停笔看了过来。
他说:“学武?洵兄何必舍近求远?洵兄天赋已露,虽然纵观千年,因雅擅文学而成就大仙者几乎没有,但只要专心于修行,以洵兄之天赋,三十岁之前修成「法相」,还是希望很大的。一旦修成「法相」,有了诸般神通,又何需虑及安危小事?反倒是习武,我辈纵是不怕辛苦,但习武一道,却讲究个童子功,半路去学,事倍功半,徒劳无益罢了!这便是修行之人大多不愿修习武技的根本原因了,洵兄莫非不知?”
陆洵笑笑,“我当然知道,但我这人胆小,我很害怕还没等我修成「法相」,就先被人暴打一顿,乃至一刀砍了,怎么办?”
两人都无语。
且不说陆洵现在有一首四星之诗傍身,很快就会为整个天下的修行界所瞩目,等闲的是不会有人敢杀他的,就算他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大宋自有律法在,像林英派人当街殴打公差这种事情,又哪里可能会动不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