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人、和地土地标准。每个男丁分得五亩至十五亩土地。
地主地土地统一折算。按照地字号中等土地地标准。超过一百亩地部分收归国有。国家按照地价放给地主七成土地债券。分十五年从政府领取收益。另外三成置换国有企业股票。享受股息收益。收归国有地土地卖给农民。地价同样约为产量地三倍。农民十五年还清地价。
不得不说。这个政策是很不完善地。这个法令不过是解决了耕有其田地问题。但是农村依然是小农经济。生产效率不高。可毕竟能很大程度解决老百姓地吃饭问题。也不至于因为掠夺地主、富农地土地。造成国家动荡。
没地的农民有了土地,每年还清地价的钱比原先交租少了很多,而且十五年后土地就是自己的了,自然兴高采烈。
大地主骂归骂,但是也能换来大笔的银子,而且听说城里人办工厂比收地租赚钱多,也就开始打听投资的门路。
倒霉的是小地主和富农,尽管也弄了点钱,可是数量有限,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早晚还是个坐吃山空,心里尽管恨,但是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另外寻找谋生的门路。
反正世界上就没有所有人都满意的事情,连那些农民还有怨言,为什么辽东省的百姓是分的土地,而自己就必须向地主购买,这一个朝廷治下,怎么我们就要吃亏?
这个政策颁行下去,地主也骂,农民也骂,吃亏的骂,得了便宜的一样是骂,但是骂归骂,在军队和警察的监督下,还是逐渐执行了。
老百姓骂完过后,开始认真的丈量土地,地主和佃农也终于坐
子跟前,谈起了价码,事情还是要早点解决,误得了。
佃户说地主报的往年产量太高了,地主说丰年的时候比这还高,自己已经吃了大亏,族长、官吏东跑西颠的调解,忙的不亦乐乎。
中华帝国元年,对于所有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土改。这土地可是盖着官府的大印,给谁就是谁的了,今后再不用租地主的土地种了。
原本国内嚷的沸反盈天的反对裁军,也没人关注了,这个年头,读书、做官的人,谁家里没几亩田土啊!生意钱,管眼前,庄稼田,管万年啊!
报界又是一通喧嚣,和以往不同,洋人报馆是通篇赞扬,认为中国的土地改革是切实而有针对性的,而华界报馆则是通篇的臭骂,张之洞、袁世凯等内阁成员的祖宗八代都给骂翻了。
也难怪报馆的主笔们心里不爽,他们家里可都是地主,有几个穷人读的起书?又有几个穷人能供的起子弟留洋的?家里亲戚找上门,哭哭啼啼,说是家里的田地被穷棒子给分了。既然是国策,无可更改,但是骂几句出出气还是有必要的。
内阁里的几个大臣,心里也憋屈,他们哪个不是大地主?但是他们见识不比常人,早就看出靠着土里刨食,弄不了几个银子,私下里指示家人,有银子就投入到新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