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
孙刚前两年都是在城里过的春节,年味儿确实很淡,孙刚都没感觉出来是过年。除了给亲人打电话拜年才有那种“年”的感觉,那时特别思念、特别的想家。
年夜饭就是年夜饭,年夜饭不止是用来吃的,更是用来感受的。只有全家一起动手自己去做,才能细细体味细细感受到这一顿饭中饱含的深意和浓浓的情感。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一阵又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从村里传来,看来村里也有开饭早的。
桌子摆好后,孙爸点燃院子的鞭炮,听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孙刚的大侄子欢叫着“吃年夜饭了!吃年夜饭了!”。
在吃年夜饭前放一串大红的鞭炮是孙刚家乡的习俗,以求一年的吉祥如意。爷爷奶奶坐上“上席”后,大伯叔叔们也相继入座,婶子们和几个小点儿的孩子就坐另外一桌,吃起了丰盛的年夜饭。虽然有点儿挤,但是大家都不在乎,小孩子端着碗站旁边吃。一家人有说有笑,饭桌上热闹极了。爷爷斟了一杯酒,举杯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如意。
席上,爷爷和叔叔伯伯给孙刚这些没结婚的,每人一个红包,并嘱咐这些几个小不点儿,让他们把红包放在枕头底下,他们没再问什么,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吃完了年夜饭,院子里多了几个小娃子。
地上“铺”满了火红的爆竹屑,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块红地毯,看起来既典雅又喜庆。
“周洋,你小子吃饭了吗?就跑出来捡炮。”孙刚看着领头的那个孩子,他是周海生的小儿子。
捡炮是村子里小孩子一贯的传统,就是吃完年夜饭,去各家各户转转,刚放完鞭炮,会有一些没有燃的炮被炸飞,有炮引的话就点着放了,没有引得话,就拆开要里面的炮药,嗤花玩儿。孙刚儿时也是这样,年夜饭一丢碗就慌慌张张的和伙伴们一起去捡炮,他们那个时候是没钱买,也没有现在的种类多。现在的孩子们,家长给买的烟花、摔炮、擦炮等等,很多种类。
“刚哥,吃了的。”几个小家伙头都不抬,在一堆鞭炮碎屑里面扒拉着,找到一个就惊呼一声。
几个小孩子一会儿就把鞭炮碎屑翻了个遍,再没有发现完整的鞭炮后,迅速的离去,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孙妈她们收拾完桌子、洗碗后,就开始和面包饺子,分工明确,一个人擀皮,其他几个婶子包。
饺子是北方过年必不可少的主食,一般都是吃完年夜饭开始包。
饺子馅是孙刚剁的,一个是大葱猪肉,一个是粉条豆腐鸡蛋馅的。
孙刚手机上不时有祝福短信发来,大家的祝福现在都用短信来传送了。
此时此刻,千家万户都温馨美满,暖暖和和地享受着亲情、友情。
院子外面的夜空正当繁华,老远就看到别人放的烟花,美丽极了。
孙刚几个弟弟找出孙爸买的烟花放了起来,太好玩了!“嗖!啪!”哇噻!一个花苞变成了上百个五彩的小花苞,有红的、蓝的、绿的、紫的……远处一个散花又从天而降,蓝色与紫色相间,足足有一间教室那么大,映亮了天空……一朵朵彩花在黝黑的夜空中散开,夜空被渲染得五彩缤纷,绮丽夺目……
大家脸上洋溢着喜悦,写满了幸福,正如一首歌儿唱的“今儿咱老百姓呀,真呀真高兴……”由衷地祝福……
就在这此起彼伏的祝福声中,在渐渐稀少了的炮竹声中,大年也渐渐地远去了……
把孙刚的爷爷奶奶送回家后,大人们在堂屋打着牌,一圈人围观。还有看春晚的,烤火唠嗑的。
听到电视里传来春晚几位主持人倒计时的报数,孙爸就已经在院子里等着了。在电视里的话音刚落,就点燃一串鞭炮,噼里啪啦响起时,孙刚和几个弟弟在旁边点燃了6个大烟花筒,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这叫“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