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 苏州知府(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很容易就会被皇上的一道圣旨所改变。

    比如水军的整肃、征剿倭寇,这些军国大事在太孙殿下走后,肯定会有大的改变。皇上肯定不会任由其胡来。而参议处一样,如果不作出一些事情来,皇上只需要一纸诏书,把参议处的人全部调往京师东宫,苏州又会恢复原来的模样了。

    朱允炆深以为然,杨狄峨说话还是顾及了他的面子,而含蓄了很多,朱元璋很可能会那样做,就比如胡惟庸一样,我就任由你猖狂,其实目的就是等你出错后,我好取消丞相制度,建立我的一言堂。

    自己的下场虽然不会像是胡惟庸那样,但是如果朱元璋只是让自己的孙子心情好点,很可能会很纵容自己,等自己离开之后,万一有个闪失,然后他无论是作为皇上还是作为爷爷,再来给自己擦屁股。

    那样做不但使自己的心情好转,而且也满足了朱元璋自己的亲情yu望。想到自己自从来到江南后的一帆风顺,无奏不准的顺利趋势,还真有这个可能。未雨绸缪是必要的啊。朱允炆想。

    三天后,苏州府所有从六品以上的官员、有功名在身但仍在等候补缺的举人和苏州各地知县都接到了一封公函。是由皇太孙亲自签署,一个叫东宫参议处的部门发来的。

    上面述明,本公函共签发二十九份,分别发往哪里,内容则都是:你已经被选定为苏州知府的候选人,接到公函后,务必在三日之内,交付不下于三千字的《苏州策》供参议处审核。命题只有一个字,曰:“商”。

    接到公函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满头雾水的,什么是候选人,什么时候吏部开始这样提拔官员?东宫参议处是什么职司?但是谁敢问呢?因为下面盖得可是东宫皇太孙的印玺,别的可以不明白,但是谁也不敢在大明储君的眼下犯糊涂。

    一边战战兢兢的准备着策论,一边找人四处打听着事情的真实内幕,交《苏州策》的前三天之内,东宫中,连个出门买菜的太监也会被奉为上宾。揣测上意是做官必须的准则,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