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男孩对妈妈瞒下了这件事。
但是,回到家里,看着满心期待的妹妹,男孩还是坦白了自己把鞋子弄丢的事实。
晚上父亲回到家里,又开始呵斥男孩,说他已经9岁了,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让他以后要多帮母亲干活。
在父母的交谈声中,男孩和妹妹用铅笔在本子上写字交流。
妹妹说自己没有鞋子,明天没有办法上学。
男孩让妹妹穿着自己的鞋子去上学,等妹妹放学了,再把鞋子还给自己,男孩再去上学。
为了让妹妹能够答应自己,不将这件事告诉父母,男孩将自己的新铅笔送给了妹妹。
在这个地方,原版电影所在的国家,男孩和女孩是分开上学的,所以他们交换鞋子分别使用不需要任何解释。
但是林泛将这个故事的背景挪到了华夏,这里就需要稍微增加一点儿设定了。
在林泛的设定里,男孩一家所在的这个村子附近,只有一所小学,任课老师数量有限,没有办法给所有孩子同时上课,于是将上课时间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时段。
上午是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上课,下午是四至六年级的学生上课,这样一来,兄妹两人换鞋的举动,就有了实际操作性。
这点改动,林泛还特地咨询过电影的特聘顾问——阿刚小朋友,据阿刚小朋友确认,他们学校也是分开授课的,但不是上午和下午分开,而是低年级学生上课的时候,高年级的学生就自习,反之亦然。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没有那么多老师。
因此林泛的设定,并不显得突兀。
当然,对于一些不了解情况的观众来说,还是有点儿疑问的:“山区的孩子都是这样上学的吗?”
旁边就有人跟对方科普:“也不全是,这得看具体情况。有些山区里的学校,可能只有一个老师,那样的话,就是给高年级的上一节课,然后给低年级的上一节课,轮替着来。
有的时候老师没办法上课,比如说生病啦,或者有事出去了的,就会从高年级里挑一个成绩好的带一下低年级的课。总之,分上午下午的,也是存在的。”
疑惑的人得到了解释,旁听的人也听进了耳朵里,只是听完这样的话,再去看这部电影,难免就多了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鼻子有点酸,眼眶有点涩,喉咙也有点儿发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