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以来本来就作得很好。以女流之躯应付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并调和朝中各派的关系。任用李处温,萧干,耶律大石等贤良,把个汲汲可危,四处漏风的大辽的给支撑住了。
导报中又有人专门撰文介绍了辽宋议合的事情,当然在国内的宣传中,对议合一事还是比较低调的,说是辽国的国力远远难以承受南北两方的压力。不得已才自降国号,向宋称臣。从而缓解朝廷南边的压力。和宋议和后,两国的榷场和边境贸易已经恢复,对辽国百姓的生活也会有大大的改善,并把萧普贤女说成了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
燕京导报现在每一期要发行四五万份,虽然一份报纸售价一个铜板,但每一其发行出来,手里有两个铜板的读书人们都是抢着购买,就是不识字的乡下财主们,也会买上一份。找人帮自己读读,从而了解辽国的最新情况。这一期的文章对萧普贤女的评价很是客观,在这客观之中又用重手笔突出了萧普贤女的执政能力,几乎是把萧普贤女神化成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贤明女皇了。
燕京导报发行的同时,燕京城的儿童们终于唱厌了城南李,改唱萧萧复起了。“一二三四,萧萧复起。红妆菩萨坐朝堂。垂拱而治四海清。”
歌词同样简单明了,不用想都能知道暗指的什么。但童谣这类被认为预言性的东西,除了皇帝私人派出的采风使外,朝中大臣们是不敢在疏奏中提到什么预言性的东西的。否则这些被愚民们认为的谶言就会被别人抓住把柄。烧自己个皮焦里嫩。
童谣是唱给老百姓们听的,而祥瑞就不是了。李爽正准备让手下想办法在哪捉上个大乌龟,或者白色的鹿,白化的狐狸,或者红色的兔子之类的怪物献上来,却没想到被别人抢先了一步。武清县令王求仁向朝堂献上了一个蓝球大小的蚕茧来,说是什么万蚕同茧。五月正是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