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蒙童,增加一点收入,也是不错的选择。抓住这个机会,整个零陵郡将迎来一次跳跃式发展,泉陵更是受益最多。
天子驻跸泉陵已经一年有余,迟早要走的,不抓住这最后一波,他们会被泉陵人戳脊梁骨。
——
“陛下,发现了一篇好文章。”周不疑、曹冲并肩走上了大堂,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
“谁的大作,竟能让你们如此激动?”刘协放下笔,笑道。
这两个神童在他身边不仅见多识广,而且起点高,一般的文章很难让他们如此失态。
“陛下先别看作者名字,看了文章再说?”周不疑故作神秘。
刘协瞅了他一眼,哈哈一笑,点头同意了。
周不疑转身,拿起一张签纸,贴住了作者的名字,然后才将文章递了过来。
刘协扫了文章一眼,便觉得字迹有些眼熟,应该是一个熟人。他也没多想,随即读起了文章。
文章的名字很直白——《宽严皆误论》,内容也很实在,虽然时间跨度极广,从战国说到当下,立论却非常朴实,紧紧围绕文章标题。
文章论述了有史记载以来的政策得失,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施政当宽严相济,综合考虑不同人群的利益,既要保证公平,也不能罔顾效率。如果一味偏颇,哪怕初心是好的,最后也很难落到实处,更别说取得理想的结果。
文章说理透彻,但最精采的却不是说理,而是举证。
这篇文章用近一半的篇幅介绍了一个社会调查,针对经济情况,将数千户分成三类,衣食无忧的富户,满足温饱的中等家庭,以及温饱得不到保证的贫民,分析了他们的人才培养的动力、成果。
最终的结论是,温饱得不到保证的贫民情况最差。
在生存还是问题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够挤出原本就不多的口粮去供养子弟读书,子弟不能读书,就无法得到更好的机会,别说做官,就连进工坊做工都做不了收入更高的技术工种。
但是他们想改善生活的动力很强,只要给他们一点机会,他们就能付出全部的努力。
对这样的家庭来说,少量投入,就能产生极大的收益,应该成为重点扶助的对象。
温饱能够满足的家庭最理想,不仅有一定的基础,而且有足够的动力,不需要额外的投入,只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