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先生客气,必须有问必答。
傅老先生一怔,停下了脚步。忍不住将他写的文章拿在手上,这篇文章是以上一次科考题目为题,写的一篇关于对朝廷举用有过失官吏的文章。
文章用词大胆,又一针见血,针砭时弊,颇有见地,读起来让人不仅拍案叫绝。
良久,傅老先生放下了文章。
寻了个椅子坐了下来,看着闷头读书的许淮书,缓缓说道:“你可知历朝历代有多少才华出众之人,因为出身或者各种不利的因素,其才能不被重用,而被埋没荒野?”
天下何其大,有天赋才能的寒门学子人又岂在少数,可他们之中又有多少最后能顺利步入朝堂为天下所用的?
即便能通过科考,考取状元,没有靠山根基,最后也只能沦为朝中各方势力倾轧下的牺牲品。有运气好的,能做个小小的翰林,一辈子修书撰文,又有什么大用。
许淮书抬起了头来,看向他,等着他把话说完。
“那你可知,我的身份?”傅老先生只好又说。
“当世大儒,唐王世子殿下的恩师。”许淮书道。
傅老先生心道你还知道啊。
“那你愿意拜我为师吗?”傅老先生悠悠问道。
在京城都是那些达官贵人求着他,要拜他为师的好吗。
更令他想不到的是,许淮书这小子还犹豫了半天。正当他想拿起孟清一给他做的拐杖敲碎这小子的脑壳看看里面是个锈住了时候。
许淮书开口道:“我需要站在唐王世子的阵营吗?”
“你说什么!”傅老先生猛地站了起来,一个踉跄差点跌倒,许淮书手疾眼快上前扶住了他。
傅老先生狠狠甩开他,道:“你!知不知道说这话就是大逆不道!他是唐王世子,不是……”
“当今圣上只有太子和五皇子两个子嗣,而五皇子年不过三岁。”许淮书道:“唐王是圣上的兄长,文韬武略天下世人皆称赞,当年原为继位的最佳人选,可他却突然罹患重疾,闭门不出,将皇位让给了自己的亲弟弟……”
“别说了!”傅老先生淡声道,这件皇室密事虽然不至于天下皆知,但是当年有些饱学之士也经常背后议论。
“听闻唐王世子才能见识不亚于当年的唐王,这定也是先生收他为徒的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