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学而远行之----明代传说(六十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主要建筑上广泛地使用蓝色琉璃瓦,以及圜丘坛重视“阳数”、祈年殿按天象列柱等设计,也是这种表现手法的具体体现。

    掐丝珐琅工艺早在元代就已传入我国,但直至明朝才得以发展,尤其是在景泰年间达到顶峰,后来人以此时之制品为标准,称之为景泰蓝。掐丝珐琅工艺有几道主要工序,即先做金属胎,一般采用铜胎,再将金属丝做成花饰图案烧焊或胶粘于胎上,形成框格样的凹陷,然后将珐琅釉药填充其间。经烧制后使珐琅熔化至完全透明并略带蓝色或绿色。如果在熔融时再加入用于着色的各种金属氧化物,就可制成各色珐琅。经过多次烧制和填充珐琅料,再经过打磨等处理,就成为景泰蓝工艺品。明朝时制造的景泰蓝品种扩大,既实用又美观。明代掐丝珐琅器专门由御用监承担管理烧造,以满足皇家的广泛需用。现存品种有炉、盏、瓶、盒、轴头、蜡台、尊等。

    明代金银首饰业比之前代有重大发展,出现了花丝工艺。花丝工艺是用很细的金银丝编织,堆垒成首饰,其上再镶嵌珍珠宝石,显得玲珑剔透,珠光宝气,非常精细华贵。北京宫廷内府有花丝生产,明十三陵定陵出土的金冠、凤冠就是内府所产。金冠是用极细的金丝编织成的,上有二龙戏珠装饰,外表简洁,装饰精巧,工艺精细。凤冠除用花丝镶珠工艺外,还用点翠工艺装饰,点翠即贴鲜明的蓝绿翠鸟羽毛,龙凤呈祥,金碧辉煌,珠光宝气,异常华贵。明代的宫廷金银饰物,器皿还有金花钗、双鸾金簪、金壶、金爵、金盏、金碗、金盘、金匙、金盂、金粉盒等,大多镶嵌珠玉,表现出精致豪华的皇家气派。

    中国瓷器的发展,由宋代的大江南北成百上千窑口百花争艳的态势经由元代过度之后,到明代几乎变成了由景德镇各瓷窑一统天下的局面。景德镇瓷器产品占据了全国的主要市场,因此,真正代表明代瓷业时代特征的是景德镇瓷器。景德镇的瓷器以青花为主,其它各类产品如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单色釉等也都十分出色。

    以景德镇的青花为例:洪武时期青花色泽偏于黑、暗,纹饰上改变了元代层次较多,花纹繁满的风格,趋向清淡、多留空白地;永宣时期青花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颇负盛名,其所用青料为进口的苏麻离青;成化弘治、正德青花胎薄釉白,青色淡雅,其青料为国产的平等青; 嘉万时期青花蓝中泛紫,发色艳丽浓重,其青料为回青或回青与石子青混合使用;万历后期,天启至明末青花蓝中泛灰,青料为国产浙料。

    在青花瓷发展的基础上,明代的彩瓷发展也有一个新的飞跃。明代永乐、宣德之后,彩瓷盛行,除了彩料和彩绘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