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万磊深受其害,作为驿丞,他必须做好接待过路军队的工作,一天最少要接待四五拨过路的军队,光是准备茶水,就够人忙活的了,要不是有燃油灶,恐怕烧去的柴火都得一大屋子。
最惨的还是附近的小百姓,他们要被征发来修路运粮,自古以来,国家收税,老百姓交税,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谓谱天之下莫非王土率水之滨莫非王臣,小百姓除了要交田税人头税之外,还要服徭役。
徭役,说白了就是苦力税,所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权利可以不享受,义务绝对跑不掉。修河堤、给驿站当差、整修道路,这些都是小百姓应尽的义务。至于一年出几次役,那就是官老爷说了算,一纸公文下来,让你干你就得没命地干,当然,这是白干。
而作为新定之地,北平一带的百姓受兵灾之苦,早就苦不堪言了,现在又要担起修路运粮的重役,民怨难免。特别是听说赵里长搞区别对待,有的人不出役,而有的人要多出役,赵庄附近的百姓多有怨言。
好在万磊早有所料,友情借款五两给赵鸿儒作为救急资金。这五两银子看起来不多,不过真能填住百姓的嘴。按照一两银子两百斤米的时价,五两银子就能换回一千斤,赵里长下辖一百来户人,每户每天发一斤,就够发十天。
所谓拿人手软吃人嘴短,见赵里长拿出了实惠,乡民们的怨言也就止了。不过比起财源广进的万磊,赵鸿儒的油品生意却一愁莫展。倒不是生产力和销路出了问题,而是有油也不敢拉出去卖。
为何?因为附近丘八云集,这些家伙可不是什么人民的子弟兵,他们借着各种理由,四处设关卡,看到什么东西好就征用什么,不但不给钱,连欠条都不给一张,跟明抢没啥两样。百姓稍有不从还会被毒打一通,甚至打上通敌的罪名,直接杀良冒功。
局势如此紧张,油品这种大宗货物是难以运到城里去的,赵鸿儒宁愿让手上的货暂时压仓底,也不冒这个险。不卖货自然就没有周转的资金,要不是万磊暗中注资,他只怕已经停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