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盟主:徐础灭尽尘埃、狂煞之刃。)
所谓研讨会更像是一个大型吵架专场,一张长长的桌子,两边各坐十余人,首位发言人刚刚站起身,嘴唇还没张开,对面的一个人就猛地一拍桌子,开始反驳他尚未出口的观点。
坐在中间的主持人无奈地发出警告,用小木锤反复敲打,结果无济于事,加入战团的人越来越多,开场不到五分钟,长桌两边的人全站起来,比谁的声音更高、语速更快、拍桌子更响。
最先投降的是主持人,放下小木锤,双手在胸前交叉,仰头看天花板,过了一会,甚至从后方叫来一人,小声聊天,时不时点头微笑,对周围的吵闹显然习以为常,已能做到波澜不惊。
大厅两边各有两排座椅,能坐五六十人,坐满了旁听者,有几个人站在角落里,听得十分认真。
冯宽童给陆林北在后排找一个座位,自己与几名熟人打声招呼,在研讨会开场之前溜走。
初次见识这样的场面,陆林北小小地吃了一惊,在他的印象中,军事理论派在网上的声势不是很大,思想虽然比较极端,文章却通常很有条理,全没料到现实中的他们会是这个样子。
两拨人总算没有真动手,那张长桌就像是分隔两军的界河,谁都无法跨越,只能互相投掷语言造就的短矛,更加锋利。
陆林北大概是唯一的新人,其他旁观者都没露出意外的神情,反而很快融入气氛当中,暗暗地摩拳擦掌,为自己不能亲上战场而备感遗憾,有几个人觉得不过瘾,与同伴争论起来,很快就遭到严厉制止。
在这里,吵架是一项特权。
那些人吵得太乱、太大声,陆林北根本听不清他们在说些什么,可任务毕竟是任务,他必须仔细观察。
听不清说话,他能做的事情只剩下看人。
毫不令人意外,军事理论派的成员全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陆林北此前做过不少功课,所以知道这里面有不少真正的军人,但是今天没人穿军装。
观察了将近半个小时,陆林北找出一线脉络,虽然是一场“团吵”,仍能分出主次,吵得越久,主次区分越明显,多数人只是增加噪音而已,说的话没人听,也没人反驳,少数人吸引大部分火力,而且有集中的趋势。
最后,双方各有一人成为“主将”,两人正好面对面,吵得最为激烈,同伴则成为士兵,呐喊助威为主,偶尔加入战团,虚晃一枪就逃。
找出主线之后,陆林北居然能听清部分争吵内容了。
军事理论派一致认为需要扩充军备,越快越好,这一点没什么可争的,内部最大的分歧是如何应对近在眼前的威胁,争取宝贵的时间。
一派认为应当关闭翟王星的所有太空站,断绝与其它行星的交通,至少能争取五到十年的时间,等到太空站重开,或者敌方的太空站修过来的时候,翟王星已经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军队,可堪一战。
另一派更加极端,认为闭门造车不可取,没有实战经验的军队,不堪一击,翟王星的太空站不仅不能关闭,还要提前布局,抢占其它行星的太空站,用进攻来争取时间,并迅速扩建军队。
后者的观点遭到前者的嘲笑,以为翟王星只要做出抢占太空站的姿态,就会遭到大王星与其它行星的联手打压,争取不到时间,反而授人以柄。
前者的谨慎被后者视为愚蠢,自毁极为重要的太空站,只能造出一支虚有数据的空心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