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东西才更加安全。
随着发电厂的增多,振华集团的工业用电有了保障,各门各类的工业都在悄然发展着,松江县南边的华阳镇已发展成为一个大规模的工业区,占地约二十平方公里,工业区内道路平整、四通八达,工厂林立,一共有三百多家规模不等的工厂已经诞生在此处,工业区内振华水泥厂生产水泥在道路铺设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另外李天成还在上海县东南部靠近黄浦江的区域新建了一个工业区,占地达十平方公里,部分土地是原来祝文山从其他人手上兼并过来的,用于工业发展的用地,部分是从其它土豪手中租赁过来的,新的独资和合资的工厂陆续启动,以后还需要继续扩大规模,这片工业区的位置,大致在现在上海市的卢湾区东南部一代,离繁华市区还有些距离。
李天成现在缺乏的不是技术,而是时间和金钱,由于工业生产需要一定的周期,资金回笼也需要一定周期,所以他们的工厂虽然越来越多,但目前主要集中在松江和周边地区,当然其中包括大量年产值不超过十万两银子的中小企业和小作坊,年产值超过千万两银元的大企业数量现在还只有振华集团公司一家。
工厂多了,人才就成了很大的问题,目前振华技术学校的毕业生,一年能够提供给工厂的技术人员只有两三百人,每个工厂需要的技术人员都不在少数,哪怕是那些生产能力低下的小作坊,他们也最少需要一两名技术人员指导生产。
所以目前工厂的技术人员采取了从国外引进和国内招聘的方式,由于国内工厂数目本来就很少,原来懂技术的工人和工程师数量大大少于日本、欧美等列强国家,国内教育亦十分落后,曾经上过高中,懂得自然科学的青年学生也少得可怜,绝大多数国人都是文盲,能认识几个大字、会算账的已经算是有文化的人了。
所以振华技术学校现在的招生规模已经遇到了瓶颈,扩招起来非常困难,以后不得不考虑扩大基础教育的规模,基础教育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能实行教育免费制度,那国内的适龄青少年和儿童上学的比例自然高,但免费教育需要的大额经费非李天成能承受,而且现在要兴办新式学校还有政策等诸多困难,至少自己的超级教育系统还无法大规模推广,暂时还是自己的私密财产,目前只能依靠振华一所学校来扩大教学规模,遍布全国的中小学和大学建设还遥遥无期。
另外清政府对于民办企业扶持力度远不如日本等国强,清朝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民营企业实行打压政策,多数企业实行官办和官民合办,已增加国家对企业的控制度,而日本则是大力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无所障碍。
这一点使得李天成在兴办新的工厂时,遇到了政策上的阻力,清政府现在已经认为他名下的企业规模过大,逐渐对他采取了打压的姿态,不过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