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几座桥,带动了工程建筑、建筑材料的消费。”
贝小默实在搞不明白,这种白痴都看得出来是劳民伤财的缺德玩意,怎么在官员的嘴里就变成了“伟大的创举”?
联系上那条已经被老百姓讥讽为“玉皇大道”暗指市委书记是个土皇帝的汉白玉大道,看来这位刘市长的确并非凡人。
你想,能够被“民声”左右,为了“一潭死水”这么个近乎是老百姓讥讽官员无能的传言,这位刘市长真的就大嘴巴一咧“化腐朽为神奇”了。
贝小默越来越想会会这位刘非非市长了。
跑到市政府办公室,人家一个小办事员把眼睛一翻,“你要见刘市长?”
贝小默说:“是啊,我是报社的记者,那,这是我的记者证”。
办事员把记者证颠过来倒过去看了几遍,斜着眼又看了他好一会,那架势就好像对一个来市政府上访的刁民充满了阶级仇恨一般。
好歹人家还算认可了他的记者身份,但话可就说的没那么好听了,同样是充满着阶级警惕,“刘市长不是随便就能见的,我知道你是记者,你就算要采访刘市长,也必须先到宣传部,得到他们的同意,我们再来看刘市长有没有时间见你。这叫程序懂吗?”
好吧,那小爷就去宣传部走走程序。
宣传部也是个打太极拳的地方,先到办公室,办公室推到新闻办公室,又推到对外宣传办公室,推过来推过去,最终还是推到一个小科长那里。
不冷不热的听贝小默讲完来意,这位姓肖科长哼哼哈哈了好一阵,最后说:“这个你没必要采访刘市长,我们南华的报纸都报道了,你们转载一下就可以了。”
贝小默早就预料到会是这种结局,淡淡笑了笑就告辞了。
第二天一早,几乎标题连带文章只字未动的稿件刊登出来了。这个新闻的标题全部采用大黑体主标题模式:
南华官员好雷人,花一千万在荒山上修了条“景观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