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说去,还是利川民委的领导聪明。即便省民委领导批评一顿,又有何妨?只当是一阵冷风吹过,没有关系。
水从山洞里流出来,同时,也有冷气吹出,底下就是悬崖,长着密密麻麻的杂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这次的任务就是看水源,开会可能需要下一次再来才能确定具体召开时间。
回到卢支书家,无事可做,看看电视,尹懋就像很多农户一样,喜欢收看一些武侠剧或者抗日题材的节目,说俗点,就是爱看打仗的,明知道那些动作十分假,完全是声光组合,就是爱看个热闹。卢支书每天坐在家里,就有很多人来找,他们大多数是病人,或者家里有生病的猪,山上条件差,请医生给人看病,或者请兽医给牲畜看病,都很不方便,即便赚钱,那些乡村医生或者兽医也不愿意来。
大多数人头疼脑热的,都愿意打吊针输液,这样会好得快一些,舒服一些,哪怕花多点钱,也愿意,只要自己舒服,能早点干农活儿就行!实际上吊的都是抗生素,那些抗生素让人往往缺少了抗病的能力。许多人往往为了达到目的是不择手段的。
在卢支书家的后院,堆着一大堆玻璃空瓶,还有一些塑管针头,亮晶晶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是医疗废品,需要集中处理,但在这个地方,没有集中销毁的地方,只有埋掉。卢支书一直在忙,就没有时间来处理医用废品。
这个小小的山村,就是将来德志要工作和生活一年的地方。很明显,尹懋已经不可能在这个村,原因很简单,上山下山都非常难,这次来访,是尹懋的第一次,也可能是尹懋的最后一次,无论怎么说,尹懋都不可能经常光顾这里。
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往往是德志工作的地方,好一点的,往往不属于他。比如毛坡村、恩施市的马坡村,牛场村,这些地方都已经名花有主,但都不属于德志。德志没有背景,没有关系,更不会背后议论人,打小报告,只有老老实实地做事,将就着好好地混到大学本科毕业,虽然这个学历,不被领导所承认,也不会引起领导的重视,更不会将来有了文凭会给德志涨工资或者更好的待遇。
德志就是看电视的时候,也会拿着单词本进行记忆,哪怕都记不住,也可以混个眼睛熟悉,经常见面的人,就比较熟悉了,下次再看到,即便想不出,也能连蒙带猜,弄个**不离十。德志实在没办法,人过四十不学艺,趁才三十出头,还可以有几年奋斗。
无论结果如何,只要付出过,就不会后悔。
尹懋决定从小路回宣恩。德志也想走一走小路。
从乡村公路走,非常难走,山洪将路面冲得坑坑洼洼,巨石裸露出来,非常吓人,车技不好的,有可能会摔跤。底盘稍微低一点的轿车不可能上得山来,能上来的,是那些类似于拖拉机的农用车,看起来挺丑,但是走起来有力,特别是爬坡能力,更是值得欣赏。这样的拖拉机,只有在武陵山区才容易看到,湖南生产,别处绝迹。
在村支书停留了两天,卢支书家的狗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