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必毁,天之道。——《左传·哀公十一年》。
冬去春来夏已至,转眼之间,就到了五月份了。
五一假期开始了,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放假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学生可以不用规规矩矩坐在教室,听着讲台上的或胖或瘦,或老或少,或美或丑的老师在哪里口若悬河的讲课了;上班族终于不用加班加点的忙碌,不用面对那面目可憎的领导,暂时可以脱离社畜的行业了;小商贩在这几天却要无比的忙碌,忙着赚钱,忙着推销自己的产品,辛苦却很幸福......
当然,房间对于某些人来说,却不是一件好事儿,比如警察,比如那些大龄单身的男女。
华夏国十三亿人人口,却有五千多万的单身男女,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年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上涨。
或许,有人会说,十三亿人口,单身狗才五千多万,这才哪到哪撒。
是的,全国人口十三亿,可是,抛开那些老人、已婚的男女,还有那些未成年的孩子,谈恋爱却没有结婚的男女之后,却依旧还有五千多万的单身男女,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
S市的人口在一千多万人左右,而抛开那些流动人口,其实,S市的固定人口不到三分之二,这还是S市,一个全国的一线城市,而这样一座城市,单身的男女就有占据了其中的四分之一左右,很多吗?对,很多。
古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现在,虽然不再是父母包办婚姻了,却兴起了一个新的职业——相亲。
在每一个城市,不论这个城市大与小,在广场、公园等等地方,永远聚集着一大群人,其中以中老人居多,除了锻炼身体,跳跳广场舞,下棋打牌的人之外,其中最多的就是那些拿着自家孩子照片的父母了。
“货带了吗?”
“带了,你带了吗?”
“我也带了。”
“先看看货。”
“这里人多,我们去那儿,那儿人少,不会引起注意。”
“好。”
这是经常在广场或者公园角落发生的一段对话。
你以为这是干什么?拉皮-条?还是贩卖毒品?不,这只是双方家长在未曾征求子女同意的情况下,开始给他们安排相亲的前奏。
“我儿子是上大毕业的高材生,现在在某国企上班,年薪十二万,还不包括年终奖。”
“上大?我儿子是北大毕业的,现在是某国企的组长了,年薪三十万。”
“你们这算什么,我儿子现在自己创业了,年收入在八十多万。”
“我家在郊区有一套三层小洋房。”
“我家在城北区有两套房。”
“我家在城中区有三套房。”
“......”
“我闺女师范大学毕业的,在小学当老师。”
“我闺女是研究生毕业,在某单位担任部门主管。”
“我闺女是空姐。”
“我闺女是医生。”
“......”
听起来,像不像是菜市场卖菜的?
“我家的黄瓜又脆又甜,纯天然的。”
“拉倒吧,我这是有机蔬菜,大棚种植的。”
“我这是专门从XX市进货的。”
“买我的,她的不行。”
“不,买我的,她的黄瓜都蔫了。”
“.......”
而这就是现在孩子的父母,他们聚集在一起,不再是卖菜的,而是像保险公司的推销员一样,在疯狂的推销自己的儿女,关键是儿女还不知道,更关键的是竞争还非常的激烈。
相亲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能力。
很多大龄剩男剩女,他们提到相亲一词,就只有一个感觉,恐惧,然后就是烦不胜烦,最后就是无可奈何。
沈芳跟宁嫣然的年龄相仿,都已经三十岁了,却都未婚,甚至恋爱都没有怎么谈过。
沈芳跟宁嫣然是高中同学,又是好朋友,好闺蜜,宁嫣然大学的时候报考了警校,而沈芳却报考了师范大学,一个想成为警察,而另一个则想成为老师,幸运的是,她们都成功了,宁嫣然成为了一名刑警,而沈芳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
不知道是因为工作太忙的缘故,没时间谈恋爱,还是因为她们不想恋爱,更不想结婚,才一直单身,她们不着急,却有人比她们着急。
五一假期,学校放假,沈芳回到家,原本是想趁着五一假期时间,带着父母一起出去旅旅游,散散心,但是,其父母却不想出去,而是出现了一段经典的对话。
“小芳啊,你今年三十一了吧?”沈母一边吃饭一边问道。
“嗯,过完生日就三十二了。”沈芳回道。
“你八月过生日,算算时间,也没几天了,你什么时候带个男朋友回来啊?”
“是啊,该找个男朋友了。”一直没有
说话的沈父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