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萍乡县城东邓家大宅,牌匾也只有“邓宅”两个字,按照规定,邓璠的葬礼规格,是可以参照凌烟阁功臣的。
所以邓璠的死讯,长子邓子霖很快就让人发往了京城,洛阳收到消息之后,基本上一天之内,就会有一个阁老前来慰问、吊唁。
就算不是阁老,最起码也是候补阁老,在中央也是部堂大员。
比如教育部、兵部这样的特殊部门首脑,品级上跟其余部堂高官一样,但实权就是高半级甚至一级,从他们外派时候的差遣来看,就知道其中的区别。
“老太公……就、就这么去了?”
因为邓璠高寿一百零八岁,所以哪怕是孙子辈,也有年至花甲的,邓子霖因为是长子,性格上又比较懦弱,所以一直以来就是被当做传宗接代工具人来培养。
任何成就、建树,邓璠都没有特别给这个儿子压力。
别家的“小儿子、大孙子”现象,在邓璠这里,是没有的。
大曾孙邓盘今年已经不惑之年,刚好四十岁整,身材长大,臂膀粗壮,一脸的络腮胡子在麻衣的衬托下,显得极为凶猛。
此时,他还有些不能接受,因为自幼健壮,所以也被祖父邓子霖夸赞“有类曾祖”,如今也在袁州做事,是袁州教育局的一个实权主任,分管宜春县教育局。
去年“靖难军”势头很猛,赣南跑路的人太多,宜春这里也收了不少人,其中很多学生都是被调剂在了两所中学中。
宜春县教育局因为安排不当,导致冲突不断,还发生了互相地域攻击引发的群殴,本地和外地的学生,分别死了一个,于是去年十月份袁州就决定,由袁州代管宜春县教育局,邓盘为代局长。
邓盘因此非常忙,若非曾祖父丧礼,他大概是不回回来的。
宜春县原本只有两个中学,邓盘接管之后,直接将一所小学的旧址改造成宜春县第三中学,所有外来逃难的学生,都在这里就读。
其中涉及到种种事情,所以这所名为宜春县第三中学的普通中学,本质上却是个档次更高的中学。
生源非常的好,能够从赣南逃难至此,还能供养子女读书的家庭,就不存在是普通家庭的可能。
同时逃难的很多家庭,实际上都是赣南中下层官吏,官吏的子女,邓盘在宜春把这件事情做好,等于就是官场上打开了半个省的局面。
将来是升迁也好,还是平调,他都不可能混得太惨。
事业起飞,仿佛就在眼前。
然而听说邓璠的去世消息,赶回去之后,即便站在葬礼之中,他也还是有些不能接受。
并非他不尊敬曾祖父,而是“袁州邓氏”这一下,只怕会沉寂许久。
邓璠的存在,在“袁州邓氏”内部,是邓老太公德高望重;然而,在整个袁州,甚至整个江西,何尝不是德高望重?
只要活得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