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节目中的报道,杨迪大概了解了最近发生的三件大事。
第一件,他配合出演的这场名为“反思催化科学进程”的现场直播后续的点击突破了十五亿次。
这场直播所带来的影响超出了杨迪的想象,各地原本的分歧被化解了很多,而原本小众化的,被标识了“激进狂”的反思者们也得到了认可和重视。
就在节目播出后不到五个小时里,杨迪收到了来自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共计九十七万封电子邮件,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中。经过智能核心的过滤和整理,这些邮件被区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申请,有一群意识群体被唤醒了,他们期待加入反思者的阵列,或者说,愿意成为一个乐于反思,并未人类新纪元作出贡献的志愿者。
面对这类邮件,杨迪是既高兴,又可悲,高兴的是韩空文所代表的维序者们的努力是正确的,大众的思维开始有了苏醒的迹象,但可悲的原因,也同样是因为韩空文这样的维序者存在,让他的反思被约束化了。
的确,在后来杨迪与韩空文的一次对话中,韩空文这样评价杨迪。
“你很有思想,却不是一个入世的强者,你没有胜负欲,且痴迷于纯粹的思考,这很好,我很青睐于你的才华!但你不应该忽略世界本身必然存在的恶意,你是可以把你所想说出来,却也应该清楚,世人们不见得能够善意的去理解。”
这段评价让杨迪反思了很久,他开始明白,同样又开始畏惧。因为越是明白,他的反思就变得越迟钝,或者说,束缚感越重。
“生命若是种子,便应被踩入泥土,只有黑暗和污浊才能让你扎根成长,你在黑暗中前行的越深便可以接触到更高更美的天空。”
这段话是杨迪毕业时,他的恩师秦咏晟送给他的。
杨迪理解吗?
当然……可是,他亦无法回避内心的现实是,他接受不了那黑暗……
所以他的母亲才会在临终前对杨迪说。
“启骋,你不要总像个孩子,我怕他们会害了你,你却还不知道他们有多狠心,若你真的接受不了,那就学会沉默吧。”
这句话可行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