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崔浩轩见中书令陆宪、门下侍中李明哲、翰林院承旨赵博林,还有自己的老师国子监祭酒孔士明另外还有翰林院的几个学士也在,心里便犯了嘀咕(名门纪事88章节)。
“国公身体可好些了?”
“谢皇上抬爱,臣已经能到处走动了。”靖国公回答得小心翼翼,生怕皇上找他生病的茬,今天皇上宣召,他本想称病不去的。但皇帝还召见了皓轩,他不放心皓轩一个人在御前奏对,只好硬着头皮来了。
皇帝却似不在意他是真病还是装病,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卿不必强撑,还是要安心养病才是。”说着向刘公公一点头,刘公公便捧着一个盒子过来,打开是两支百年老参,“靖国公回去好好休养,病好了就赶紧回朝中吧,朕还要倚靠你们这些老臣啊。”
“谢皇上恩典。”靖国公和皓轩马上跪下接了赏赐谢恩,听着皇帝似有深意的话,两人头上都微微渗出汗来。
“坐吧,今天叫你和世子来,倒不为别的,朕亲临今科大考,没想到看到一篇极好的文章,想让卿家一起赏析赏析。”
刘公公拿起皇帝放在桌子上的一卷文章,递给靖国公。靖国公一字一句读,心中也很是赞叹,这是一篇极好的对策,不仅旁征博引,更能结合实际,并不都是空洞的圣人之言,文辞瑰丽却并非一味堆砌辞藻,言之有物,思路清晰。刚想夸赞,却看到最后封卷处属着个名字――崔轩,心里便是一跳。
皇帝笑呵呵的说:“不用猜了,就是贵公子的佳作。”
因试卷都先经封弥誊录,因此在打开封签之前,根本无法从试卷上看出是谁写的。
皓轩一看听皇上提起殿试,又隐约看到那试卷上的句子正是自己的,早站了起来。
靖国公哆嗦着站起来:“这……你……”
皓轩见状忙跪了下去,答道:“儿子背着父亲参加了科举(名门纪事88章节)。父亲并不知情,请皇上恕罪。”
“你参加考试,就没人察觉吗?”靖国公一阵头晕。
“想是参加的人太多,便混了过去。小子只想和天下士子一较高下,没想太多。”皓轩低着头。
皇帝呵呵一笑。对着皓轩说:“你老师早就察觉了你的意思,早跟我打了招呼,我也想看看你这孩子能考到什么程度,让他们管理报考的不必在意,只让你安心考试便是。阅卷大臣呈了十份卷子给朕,朕本要点为今科状元,撤了卷封看了名字,就想着会不会是你。找出原始卷子一对笔迹。果然没错。”
靖国公马上跪下说道:“小儿年少无状,请皇上恕罪。”
皇上却虚扶一下,说道:“国公这是做什么,起来吧。你家公子如此才华,还有此等上进心,你该高兴才是,这句‘善则相劝。过则相规,无诈无虞,必诚必信,则同官一体也,内外亦一体也。’真是深得朕心,颇有古大臣之风。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
“臣惶恐。”父子两人又磕头谢罪。
“好了。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孩子有上进心是好事,只是皓轩已有爵位在身,也要走门荫的路子。开科取士,是要给天下有才而报国无门的士子们一个走上仕途的机会。因此并未让他高中,卿等可莫要怨怪。”皇帝叫了皓轩的名字,显然有亲近之意。
靖国公却不敢放松,仍然谨慎的躬首答道:“三年大考。天下人才尽盼登科以报效朝廷,庶子承蒙圣眷,岂敢占天下寒士之先。此乃小儿争强好胜。臣等惶恐之至,怎敢心怀怨怼。臣必让小儿躬身自省。”
“皓轩的确是人才,我看就现在翰林院学习吧。”皇帝转过身问翰林院承旨赵博林:“你看这孩子做个编修可够资格。”
赵博林起身答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