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9月20日中午11点,宋彪皇帝正式批准了帝国内阁总理大臣顾维钧与昨日提交的对意大利宣战令的批谕,至下午3点,中央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兼中央军部总参谋长在国会正式对外公布这一决议。
次日,德、波、意等轴心国驻华使馆官员陆续收到帝国外务部的勒令,声明中断帝国与轴心国及仆从国的正式外交关系,各驻华轴心国外交官员限期48小时离开中国领土,外务部安排的多架专机会分批次遣送他们及家人前往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自此进入最高峰的阶段,盟军反攻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在中华帝国正式宣战的2天后,亚盟理事会在北京作出决议投票,以多数票通过表决,亚盟集体对轴心国宣战,并会同英法等国在上海召开国际会议,签署《上海反侵略国际军事同盟协约》,以同盟国阵营同轴心国展开二战,以使轴心国接受无条件投降。
中华帝国的国际能量和影响力是空前规模的,仅次于20世纪初叶的大英帝国,其经济、工业、科技和军事实力更是远超过那一时期的大英帝国,也是世界历史中,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世界霸主。
帝国一旦决定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实际上就已经决定了战争的最终走向,帝国和英国的海军实力足以保证同盟国阵营对世界海权的垄断,结束德国和轴心国的海洋空间,这也意味着除轴心国现有的本土及仆从国资源外,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地区的国际资源将基本归属同盟国阵营。
欧洲大陆之外,任何一个国家再加入轴心国钢铁同盟都将是自寻死路。
帝国的中央海军航空联合舰队也是有史以来最强的海军。拥有超过14艘航空母舰,以及超过200艘的护航及反潜军舰,一旦进驻里斯本,其实力足以覆盖整个大西洋和地中海,那也将意味着德国和意大利海军彻底走向沉没。根本毫无翻身的可能。
帝国空军拥有万架军机,超过万辆坦克,自行火炮及牵引火炮超过8万门,这样的军事实力本身就已经相当于整个轴心国之和,一旦兵力规模扩大到预期的1500万,其飞机、坦克等主要装备数量还将扩大一倍。足以将整个轴心国淹没在钢铁洪流中。
军员总数并不是很难扩张,轴心国之中,仅是德国和波兰就有实力突破1500万的兵力总规模,但是接近7万人的空军飞行员总量,以及坦克及装甲车的驾驶员、炮手,及相关军种的各级指挥军官就不是各国能在几年培养出来的。这是帝国在4亿人口的基础上累积30年所培养的战争实力。
所以说,军事大国不是那么好惹的。
纳粹德国和中华帝国之间的差距,世界第二军事强国和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差距就在这里。
相对于刚踏入喷气时代的德国空军,帝国已经完全踏入喷气时代,j-6\606系列的喷气战斗机全面服役,中德两国空军完全处于不同的代差,海军的竞赛中。德国相距中国也过于遥远,中德之间最为接近的也就是陆军了。
中国不好惹,在不成熟的条件下想要挑战中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那就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中国正式向意大利宣战前后,帝国国防军在北非已经拉开了大规模的攻势,4个集团军及同盟国总计270万兵力投入到北非战场,在北方战区,帝国在一周之内向西北联军增派了3个集团军,未来一个月内还会增派4个集团军,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都牵制在北方战场。减轻南欧战场的军事压力,为英国陆军大规模介入南欧战场争取时间。
帝国在北方战场派遣的总兵力将达到15个集团军,接近430万兵力,占帝国兵力总员2/5,这是帝国的主战场。而南欧战场则主要是由英法和西班牙及其他同盟国军队负责,帝国只派遣了三个集团军和空军协同作战。
在中国正式宣战后,整个世界一片震惊,德国、波兰和意大利国内更是惊悚无比,特别是对波兰来说,这个震惊程度是很厉害,因为波兰在三个主要的轴心国中,其实是最亲华的,也最清楚中国的军事实力。
在1940年之前,波兰每年培养的军官数量只是德国的1/4,更只是中国的1/12,这就是双方的主要差距。
中国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也随之成为真正的世界性的战争。
……
战争是靠人打的。
宋彪皇帝很清楚这个道理,因为他这一辈子打过太多的战争,他也是最了解战争本质的那个人,在签署了宣战令的当天下午,为了让国民真正的理解国家所面临的挑战,他就准备通过中华无线广播电台发表面对全国人民的圣训,他的声音将会通过电波传向整个世界。
此前确定的圣训时间是下午3点整,宋彪皇帝在2点20分就抵达了中央广场的国会大厦,在广场上已经聚拢了十多万名国民群众,所有人都在等待华皇陛下的出现。
在国会大厦的总理休息室里,宋彪皇帝在最后的时刻里温习着这份演讲稿,这份稿件已是三易其稿,大部分的内容还是由他亲自操刀,因为只有他清楚自己想要讲什么。
不管是否支持战争,国会全体355名议员都在大厅里等待着,诸位有的无比期待,有的忐忑不安,但每个人都很清楚不管此前是什么样的态度,在皇帝明确表态之后,他们就必须完全无条件的支持皇帝的决策。
这是帝国的政治生态。
没有人可以挑战皇帝的权威。
帝国没有参众两院的设置,国会议员本身就是上下参众两院议员的结合,经过历次改组,目前的国会议员是由各府竞选,每府竞选一名国会议员。加上中央无选区增派的30名国会议员,组成了这个庞大的国会。
虽然议员众多,可主体上还是以光复党和社民党占绝大多数,两党执政联盟在议会中占据接近2/3的席位,民主党及其他右翼党派加起来超过1/3。
议员数量的一次次扩大。实际上也弱化了国会议员个体的政治影响力,基本就是政党决定一切的态势。
虽然各政党内部存在派别之争,通过政党的中委会和中央内阁的双重作用机制,基本保证了国家政治的稳定,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只要党内大佬同皇帝保持一致。整个政治界的转向也只需要很短的时间。
有时候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将演讲稿做了最后一遍的默读后,宋彪皇帝就在内阁总理大臣顾维钧、光复党理事长杨兆麟及其他二十多名主要议员的陪同下,一起前往国会大厦的北侧楼阁,这里的一切都已准备就绪,楼阁之下就是近十万名前来聆听皇帝圣训的国民。
走到楼阁之前,宋彪皇帝注视着前方的国民群众。心里明白,帝国的命运就在于他这一番演讲中。
这是真正的皇帝的演讲。
它将决定一个民族和世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