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从朝堂一角响起,声音虽然不大,语气却异常的坚定:“各位臣工之言虽可振奋国人却不合时宜,臣以为此时不可再轻言进兵。”
众人循着声音寻觅,终于在万花丛中找到了这一颗绿叶。绿叶的名字叫马秉,已故名士白眉马良的大公子。
刘山也有些错愕,大好的局面就在眼前,朝堂之上众臣的意见也非常的统一,怎么还有不同的意见产生呢。
庞宏扭过头来,语气不善的开口说道:“伯海啊,兵部得出的结论是经过了仔细的讨论,自文伟先生以下均认为眼下是开疆拓土的最佳时机,这不合时宜之说还请伯海解释一二。”
马秉手指着朝堂之上那张巨大的地图解说道:“南下交州北克雍凉,取得这样的战果大汉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此等战果古今难觅,自然是举国振奋群情高涨,某此时心情亦然。可是各位大人,大汉经历了数场大战,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兵法云,大国征战张弛有序,大汉如果一力高歌猛进,是兵家大忌。”
庞宏呵呵哂笑道:“伯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曹魏政权跌宕,孙吴内乱未平,此时用兵光复国土事半功倍,此为天时;大汉坐拥先秦之地,掌控雄关险隘无算,关中和成都两大平原物产丰富,足以支撑大军用度,此为地利;而自陛下施行新政,国内政治清平百业富庶,天下万民无不归心,即使那藩蛮小国也是尽相依附,此为人和。天时地利人和皆在大汉,此时不携大胜之威席卷天下,更待何时。”
一直没有吭气的谯周听罢,不禁鼓掌赞叹道:“巨师啊,此策论有乃父之风。”
马秉也是鼓掌称赞道:“巨师已得凤雏先生衣钵,可喜可贺。秉有一事不明,请巨师解惑。”
庞宏看了看安坐在高台之上的刘山,发现陛下正聚精会神的聆听着这场辩论,嗯,这次辩论必须完胜,以便在陛下心中留下上佳的印象。
马秉看了庞宏一眼镇定的说道:“大汉疆土陡增,军力却有些捉襟见肘,交州雍凉两次大捷,都暴露出这个弱点。西域远在千里之外,武力征伐难免旷日持久,一旦魏吴两国举国而来,大汉拿什么来与之抗衡。”
庞宏微微一顿,随即展开反击道:“大汉坐拥五大军团,征伐西域的不过是兵力的五分之一,就算是贼寇全国而来,又有何惧。”
马秉继续追问道:“要是魏吴两国联手而来,又如何?”
“这怎么可能,江东素来是大汉盟友,如果背盟弃义就不怕天下耻笑麽?”
“呵呵,江东善变不可预知,当年白衣袭荆州之事,巨师不要忘记了。”
庞宏脸色通红,嘴巴一张一合的没有发出声音。
刘山此时却猛地站起身来问道:“伯海先生有什么高论,快快讲来。”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