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八章 稳了!(1/5)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可能低于7分…

    一部喜剧片,而且是套路商业片,豆瓣评分超过7分,什么概念?

    等着票房起飞吧…

    口碑确实不差,上午十点,豆瓣开画,评分8.6分——不用怀疑,肯定做了营销。

    一般来讲,随着时间推移,不用太长时间,三天就差不多了,豆瓣评分会趋向稳定…

    这不,下午六点,《我身体里的家伙》豆瓣评分被拉回到了7.6分…

    好评居多:

    “故事不算新颖,但特别温馨…”

    “烂俗套路,但是不妨碍好看;”

    “有《逃学威龙》那个味了,很喜欢…”

    至于差评…

    还是算了,说什么‘关于校园霸凌这个需要严肃对待的议题,本片轻佻地揭过,并且有着明显的消费心理,挺可耻的。’

    《超级学校霸王》、《逃学威龙》、《学校霸王》都有这方面的涉及,人家是经典喜剧,怎么到了《我身体里的家伙》就成了可耻?

    ……

    有个问题,为什么几年前,市场上票房高的多是喜剧?

    这个其实市场规律!

    韩过电影早期的作品也是以搞笑为主,《色即是空》《头师父一体》等极具代表性。

    商业电影对于大陆来说还是比较新鲜的,如何把这些人吸引到电影院是个问题,需要培养观众的观影习惯,因为看电影不是必须的选择!

    早期的韩影做做法很粗暴,以叁集、青色这类电影为主,比如安圣基主演《一发不可收拾的情欲》打擦边球,韩石圭主演的《银杏树床》开场就是粗暴的QJ戏码,这些手段放在现在显得很低俗,但这样的戏码是制造话题,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的理由。

    我们没法这么做,在众多电影类型中,喜剧片是最佳选择,能把人逗乐,开心,能够快速被观众接受,有利于培养观众的观影习惯。

    对于观众来说,出来花钱就是娱乐,开心,谁愿意笑着走进电影院,哭着走出来呢?

    对于商业电影投资人来说,赚钱是首位,喜剧片的投资不大,制作周期不长,风险会小很多。

    所以,不论从市场还是观众角度,喜剧片是最佳选择,以致于量越来越大,观众喜欢看,有票房,那么商家就多制作一些。

    当然,大量的喜剧出产,出现爆款的同时,还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观众开始审美疲劳。

    所以,沈梦溪规定了,每年最多三到四部喜剧,重点项目是工业类型片。

    但现在,这个规定可能要改一改…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