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金陵十三钗》票房差点输给《龙门飞甲》…
就这骚操作,院线能支持才怪!
又是提高分账,又是涨票价。
“在商言商,张卫平作为《金陵十三钗》最大风险的承担者,提出“理应获利更多”,无可厚非!但是,你凭什么能单方面的限定涨价,仅仅因为你投资了6亿?退一步说,你要求制片方提高45%?这个合不合理我们先搁在一边…”
记者道:“可是美国的制片方平均分账在65%以上…”
“美国65%,你能达到美国制片水平吗?达不到,说个屁?一部电影的好坏,不是你投资多少钱就能决定的!我们的电影从来不吹投资,也不标榜中国第一之类的,《小狐狸与捉妖师》1.2亿的制作成本,我对外说了吗?而且,张卫平说《金陵十三钗》花了六个亿,真的就六个亿吗?专业的好莱坞爆破团队,威廉姆斯团队的价格明码标价:500万美元,贝尔的片酬也是1000万美元左右,那所谓的6亿成本是怎么做出来的,吹牛也要有个限度!”
“把观众当傻子,顺便把行业所有人都当成傻子!”
“所以,你反对提高分账?”
“没有啊,我只是反对涨票价,分账…43%确实不合理,片方利益肯定不是单纯靠提升分配百分比来保证的,因为也没什么道理能够说明,片方比例就该越高越好,或者说片方分配比例到底多少是合理的。”
“参照美国为例,片方分配比例应该是动态调整的,比如影片刚开画,片方拿绝对大头,随着上映时间的延续,影院分配的比例逐渐增大。”
顿了顿,沈梦溪补充了一句:“而且还要上缴5%票房给的发展专项基金,我就不明白了,这个5%的发展专项基金用在哪了?既然是发展资金,可不可以留给中国电影的制片方,让制片方自己发展呢?”
“你的意思是免征5%的专项资金?”
“对,原本5%的资金,是院线还有片方共同承担的,但2006年,新规定出炉后,5%的发展资金全部由制片方承担,我们上缴5%的票房,结果自己得不到补贴,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