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肖图白知道如果解决了财政问题,其他的两个问题,都不是问题。

    天灾不外乎农民破产,足够的财政,给破产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内乱也就基本上迎刃而解。

    军事上的失败,不外乎欠缺军费,导致训练不足、士气低下。

    事实上,明朝的军队是封建史上保持战斗力最久的军队。一直到万历年,依然可以组织几十万精锐,发动三场规模宏大战争。便可以看出,明朝的军事体制本身,并不是很烂。

    但是,在天启、崇祯年间,明朝军队就忽然的失去战斗力――主要是因为没有钱。饿着肚子的士兵,根本谈不上有效训练。拖欠军饷,士兵自然也没有士气。

    只要有钱,军队的战斗力,也是可以恢复的!

    绕了半天,不外乎是“发展生产力”。而作为经历过改革开放时代的肖图白,更耳熟能详“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沉思片刻,肖图白找来纸张,用鹅毛当做笔,开始在纸张上记载他的零碎想法。

    传统工业

    造纸、印刷、钢铁、瓷器、丝绸、纺织、茶叶、造船......

    新兴产业

    玻璃、水泥、烈酒、香水、报纸、机器.....

    城市化

    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教育、商业.....

    解除海禁

    从大海中获取食物,能够弥补明末天灾造成的一些粮食缺口。海上运输,能够有效刺激经济发展,而在港口开设市舶司更是能够增加财政税收。简单说,解除海禁,可以理解为明末版“改革开放”.......

    军事改革

    建设一支近代化的精锐部队。这支部队不须多,只需6万,三个整编师即可。财政条件允许情况下,大力发展能够远航作战的海军。

    明末的海防,基本交给了海上枭雄郑芝龙。郑芝龙被招安,成为福建总兵,并且负责大明海防。但是,郑芝龙本质上就是一个大军阀,每年在海上收取上千万两保护费,却并没有上缴中央。

    殖民

    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先驱除荷兰人,收复台湾。早年时郑芝龙曾经组织数万名福建、广东沿海农民,开垦台湾。后来,接受明朝按照后,郑芝龙便看不上土里刨食,自己主动放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