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极领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食达到自给甚至可以出口。

    中、南部地区比较干旱,严重缺粮,不得不从南非和津巴布韦进口粮食。

    由于长年和葡萄牙殖民者加上内战,交通运输干线被破坏,北粮南运的工作在短期内还难以实现。

    农业生产结构也不平衡:出口经济作物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粮食作物的生产,农作物的生产又远远超过畜牧业的发展。

    莫桑比克曾经是世界最大的腰果仁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5%。

    该国是非洲最大的椰子和椰干的生产国,也是非洲的第三大产茶国。

    50年代初期,莫桑比克还是非洲第三大棉花生产国,产量曾达到40万吨。

    南华通讯社马普托1972年10月19日电,记者刘大龙报道

    由南华联邦复兴总公司农业投资基金下属的联丰公司在莫桑比克加扎省建立的加扎友谊农场经过4年的艰苦创业,依靠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创造了水稻亩产600多公斤的佳绩,得到莫桑比克政府、农业部门和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为南华联邦和莫桑比克加强农业合作开拓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1970年,联丰公司与莫桑比克加扎省签订了一项农业合作协议,决定在加扎省省会赛赛市郊建立友谊农场,根据协议,加扎省承诺一期划拨3000公顷土地、二期划拨10000公顷土地供友谊农场实施农业项目。

    建场当年,来自南华联邦的农业技术人员就试种了水稻、小麦、棉花、蔬菜等农作物46亩。

    试种结果表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宜水稻的生长,农场试种的水稻产量达到平均亩产590公斤。

    初战告捷极大地坚定了南华联邦农业技术人员的信心,他们根据当地的土质和气候条件,经过反复筛选确定了优良稻种,并决定采用稻田直播技术进行生产。

    此外,他们还加强对水稻科学的田间管理,严格掌握水稻生长期间稻田的水位控制、除草和施肥的时机等关键环节,确保了农场水稻的稳定高产。

    三年来,农场的水稻亩产一直保持在600公斤以上,部分稻田的亩产突破700公斤。

    农场种植的水稻平均亩产量是当地普通农户种植水稻产量的一倍或数倍,农场的水稻种植面积也逐年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