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代中期,英国首先研制出绞盘软管式空中加油设备,安装在早期的空中加油机上。
1948年底,美国空军从英国购买了全套空中加油设备,安装在自己的加油机上,组建了一个kb-29和kb-50加油机中队。
1949年3月2日,美国b-50轰炸机经kb-29m加油机的4次空中加油,实现了环球一周的不着陆飞行,航程达37532公里,此举标志着空中加油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50年代初,美国研制出更先进的硬管式,即伸缩套管式空中加油设备。
不久,苏联也研制出类似的加油设备。
1957年1月,美国空军的5架b-52战略轰炸机从加利福尼亚州卡斯尔空军基地起飞,在加油机的支援下,作环球飞行。
整个航程历时45小时15分钟,为保障这次实施全球空中打击的演练,美国空军共出动了98架kc-97加油机,此举在世界上曾引起极大的轰动。
作战半径是衡量战机乃至空军作战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提高飞机的作战半径,人们总是尽可能地增大飞机的载油量,但过大的油料载荷,只能以牺牲飞机的其他性能为代价。
如果采取空中加油,就能较好地解决作战半径和飞机性能这一矛盾。
据测算,经过一次空中加油,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可以增加25-30%。
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可增加30-40%。
运输机的航程差不多可增加一倍。
如果实施多次空中加油,作战飞机就可以做到全球到达,全球作战的水平。
此外,有了空中加油,还可以将轰炸机和攻击机基地部署得尽可能远离前线,以减少受袭击机会,并缓解前线机场的压力。
由于飞机的最大载荷系数和最大起飞重量是一定的,所以载油量和载弹量始终是一对矛盾。
使用空中加油手段后,就使这一矛盾迎刃而解。飞机可以最大限度地载弹,从而提高作战效能。
据专家分析,8架战斗机配备两架空中加油机就能完成相当于75架飞机编队所能完成的任务。
此外,在高原和高温地区活动的直升机,可依靠空中加油,减少载油量,以改善其悬停性能和提高在复杂地形上的飞行安全性能。
战略导弹按射程分为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
中程导弹射程为1000-3000公里。
远程导弹射程为3000-8000公里。
洲际导弹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
各国按射程分类的标准不尽相同。
不同类型的战略导弹,其发射装置和控制设备不同,发射方式也不同。
50年代末开始,为克服前期战略弹道导弹存在的问题,采用发射井内贮存、井内发射,并研制水下发射的潜地弹道导弹,提高生存能力。
采用固体推进剂、可贮液体推进剂,缩短发射准备时间。
采用全惯性制导,改进制导技术,提高命中精度,使圆概率偏差缩小到4公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