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必须寻求各种宪制途径脱离马来亚联盟,仍然维持其在海峡殖民地的地位。这是对槟城和威省最好的选择。
筹委会旋即成立了一个囊括了除马来人以外的各族群和利益集团代表的15人委员会。
此举引起了马来族群的强烈反对。
巫统主席拿督翁发表措辞强硬的讲话,他说:“槟城脱离联盟与否应由马来人来决定,而不是非马来人。”
该委员会起草了关于脱离联合邦的动议,并提交槟州立法议会讨论表决。麦卡代表主张脱离联合邦的一方认为,槟城与马来半岛其他各州在政治和行政上有所不同,如加入马来亚联合邦将会失去政治、经济和行政上的权力。
再者,联合邦协议的达成并未征询槟州人民的意见。而代表巫统的艾迪反对脱离,主张马来亚联合邦的成立是马来人斗争的结果,任何企图将槟城脱离联邦之举都将遭到全体马来人的反对,
他进一步认为,槟城如果没有依靠马来半岛,是不可能站得住的。动议案提交给于1949年初召开的槟州立法议会。
结果是,在英国殖民当局、马来亚联合邦政府以及马来亚其他各州华人社团的反对声中,以15票对10票的劣势终遭否决,结束了槟城试图脱离马来亚联合邦的分离运动。
分离运动中槟城华人社团和普通华人的反应耐人寻味。
早在1947年3月14日,由槟城三个主要华人社团:平章会馆、中华总商会、英籍华人联合会等联合组成槟华宪制委员会通过马来亚联合邦的总督上禀英国殖民部大臣,表达对1946年12月24日通过的关于马来亚联合邦蓝皮书的意见,
主要认为它对华人存在明显的偏见,譬如,漠视华人对马来亚开发、建设和抗日卫马中所作的贡献;
苛刻严厉的公民权条例将会排斥英殖民侨生及其他华人的权力。
要求英国殖民部设立皇家委员会负责审查检讨联合邦的有关条款等。
其时作为华人主要社团的平章会馆站在主张脱离联合邦运动的前列。
1948年12月1日,平章会馆召开专题会议,讨论脱离议题,会长邱善佑在致词中说:“坡中经验生意,失去许多便利,民中常有不满意之表示,即本坡政府行政,亦需商请联邦上峰,得其同意方得实行。参政司之权且受限制,不比从前之方便。”
同时,其他的与会代表亦从历史的角度阐明槟城与联合邦各州在政制、经济、文化、宗教与风俗上也大相径庭,主张对脱离联合邦运动予以热烈的支持,以期恢复原来海峡殖民地的地位。
在分离运动中,槟城主要华人社团的表现和心态与其说是维护槟城广大华人族群的利益,还不如说基本上是以保障槟州英籍民及侨生的政治地位为逻辑主线,反映了他们在时代政治的浪潮冲击下的反应与要求。
当时槟城侨领的心态和行动逻辑是--部分华人领袖之坚决不渝投入运动的洪流中,主要乃系取决于他们本身的政治、经济与教育背景,充当急先锋角色者多为海峡殖民地侨生。
他们通过槟华社会内部组织之权力分配连锁模式,各自在中华总商会、英籍华人公会以及其他社团里争取维护槟州自由港地位和土生公民权原则之保障。
在这里,槟城分离运动中出现的华人社会分化问题。
可以说,1948年的槟华社会已经明显地出现华人分化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