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囔囔的,一边还要安排人给制印、下行文。
印需要在中书门下留印记,再交到李归藏手上。
衣服不管,李家庄子能做。
而李易的印,不给,他临时用一下,转头又辞掉,根本不备案。
“还能增加个右拾遗,给我们了。”
张九龄提醒毕构,多个位置,中书省的,大家争一下?
不能把原来的左拾遗给收拾下去,只能多一个。
“那小子老夫不放心啊!”毕构终于说实话了,他一看李归藏就闹心。
他又没啥好办法,除了硬增加名额的事情,其他的程序正确。
李易按照文武散官的位置,有资格向陛下举荐人才。
张九龄是张说给举荐的,张说当宰相的时候。
张九龄打小报告,一个确实姚崇和卢怀慎处理事情不够好,另一方面想给张说报仇。
历史上,曾经朝堂的水深着呢。
李易的出现给变得清晰明了,大家互相算计没用,无法撼动李易的位置。
“但你牙口好,吃嘛嘛香。”
宋璟嘲讽一句,孩子小没关系,他师父厉害,孩子平时不都是跟陛下、太上皇接触么。
毕构吧嗒吧嗒嘴儿:“明天洗牙。右拾遗安排谁?多个位置,朝廷多支出一份俸禄,从八品也是钱。”
“可不是从八品的钱,没有一个拾遗只有实职而不带散官的,不然在长安洛阳活不下去,钱太少。”
苏颋提醒毕构,加散官,别人要吃饭的。
“五品的,从五品的散官,这个是真给。”
毕构一脸心疼之色,李归藏的俸禄不给,李易出海的正一品,他就没给,只按照散官给。
其他方面配套的福利,他同样取消掉。
像车、马、服装、仪仗、随从,没有。
给了李易难道会用?人家有救护车,还可以飞,走水路自然是游艇。
……
“陛下,方才……”高力士得到下面人的汇报,跟李隆基说一声。
“哦!”李隆基继续看各州府送上来的奏章。
宰辅们给批过,他瞅一瞅,行的就同意,不行的……基本都行,最多他再补充两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