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昕考虑拿钱放贷的回报率,以前他干过,一年能赚二三成。
如今不好赚,他又不希望再吃印子钱,要干实业,借钱给百姓,不如为百姓找工作。
李易给长孙昕倒满酒:“蓝田县采石区,很多年了,碎石多,百姓不愿意在其上耕种。”
“地荒着可惜,住要是里面还有一些土,开春长草。”长孙昕露出难过的神情。
如果都是石头,好办了,铺路、能烧水泥的烧水泥、能烧玻璃的烧玻璃。
有石头、沙子、土,荒草可长,种粮食不行。
“按照正常的大棚来种,反季节蔬菜,黄瓜、西瓜,直接种西瓜也行。
能保障浇水,咱们种大豆,产量还行。
使用大棚,提前给大地育苗,移栽出去,抢半个月的时间,价钱就高不少。
另外种药材,药铺都收,由于蓝田县并不总干旱,有时还发水,土壤投入钱,能够慢慢改良。”
李易脑海中有图,他看到的情况。
醉仙居后面的大矿坑,从人家徐家引水过去,建凉亭和回廊,养荷花、鱼。
很少有人愿意把钱扔到碎石地里,投入产出比不一样。
长孙昕搓搓手:“有五万多亩。”
“啊?你把分散开的,还有山坡的全算上?”李易换算一下,相当于三十平方公里。
五公里乘六公里,或者三公里乘十公里,蓝田县没有如此大的石头地。
“是!”长孙昕就佩服李易这点,什么都能猜到。
“你钱够吗?”李易开始考虑不上大棚,三十平方公里的大棚,需要多少绢帛?
不用玻璃,大棚种西瓜,个头小。
要是换成三十平方公里的玻璃大棚……卖玻璃不好吗?
长孙昕摇头:“我想先选一片地方尝试,能够赚钱,富人见了跟着学。
在蓝田县采矿的人,我找过他们,他们不放心。
他们养猪呢,现在又养兔子,你让他们干,他们才相信。”
“你把地全承包下来,种一部分大豆,别起大棚,先养地。
再种紫花苜蓿,来得及,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