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三百有八一,试问塔顶几许明?
真正的功夫都放在了读题理解上,根本不是人作的。
现在的明算就这么玩儿,哪怕是孩子学的数学再好,文字功底差,答题的时候就一脑袋浆糊。
李易想着,忍不住笑出声。
“易弟因何发笑?”李隆基看看自己的身上,没问题,又摸摸脸。
“没事没事,我就是……哈哈哈哈~~~我写的会计和审计方面的,比较浅显,一般能识字的,仔细琢磨一下就懂了。”
李易赶紧说话,不然他觉得吃不下去饭了。
“浅显好。”李隆基想一想,表示明白。
他发现李易说起另一种套路的话,自己和大臣们听着也头疼。
“如此,以后愿意考明法科的人便多了。”王皇后想到司法独立的情况,分析。
“其实只要是从地方上一步步考核升上来的,不在乎之前考的是哪个科。
学子们学习的渠道有限,才造成了进士科难考,主要失败在策论上。
不然能考明经的人,他们对书籍的了解可是很深的,背得多,只不过是对大唐各种政策不了解。
报纸上最近开始增加相应内容,写得浅显。不但学子可看懂,百姓亦能知晓。”
李易不认为考哪个科,最后就必须干哪个事情。
现在的学子们又没有护联网,甚至新闻联播也看不到。
知识储备量和时事了解差太多了,要是有个能上网的手机,大唐的学子们会疯狂的。
还买什么书啊,不会的在网上找,自己见解不同的人有好多,去看别人说得对不对。
一件小事儿,可以分成几十个意识形态。
自己家没有凳子,想做一个,不用找工匠,有视频,照着来呗,第一个没做好,第二个改进。
雷州那里有卖香蕉,买五斤,给二十钱,三天内给我送到长安就啥都不说,让我等到第四天早上,差评。
“我必须得把发动机给弄出来,先弄船上的,然后火车,不行就继续挖矿,把冶炼技术传出去。”
李易嘟囔了一句李隆基和王皇后都没听懂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