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门下学习已经超过三年,自然知道他的本领。
这评价给那武夫,未免也太高看他了吧……
倒是黄硕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笑嘻嘻的说:“爹爹,刚才那大哥哥,真的好威武!”
庞德公忍不住看了一眼黄硕,突然一笑。
“日后的事情,日后再说……那丑小子走了,却不能扰了我等的雅兴,回家,回家,我们喝酒去。”
说着话,他笑呵呵的朝着他那庐屋走去。
******
离开了鹿门山,董俷等人在襄阳境界边的一个小村落里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再次出发。
这一路上,可称得上是披星戴月,马不停蹄。
紧赶了四五天之后,终于抵达了江夏。
看部曲都很疲惫,董俷就下令众人在江夏城内修整一天。而他则记得蒲元说过的话,按照蒲元给他的地址,带着几个亲兵,很快就找到了位于城南处的费家老宅。
费沃是老费家的庶出子,年二十。
当董俷向当地人打听此人的时候,所有人对费沃的评价只有一个字:呆。
他不喜欢浮华生活,平时也很少和人交往。回家的一段时间,十有八九是流连于田间地头中。有时候蹲在田埂上看着庄稼,一看就是大半天的时间,而且一动不动。
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知道他喜欢搞一些小玩意儿。
从十三岁拜师在沔南黄承彦门下后,这种古怪的性情就变得越发严重。
董俷找上门的时候,费沃并没有在家!
负责接待董俷的是费沃的长兄。费家在江夏虽然是个大户,可也不是什么世族豪门。
突然有一位侯爷出现,可把个费家人闹得好一阵子鸡飞狗跳。
听闻费沃不在家,董俷不免觉得有些遗憾。在费沃长兄的带领下,他进入到费沃的书房里。只见这书房乱糟糟的,到处都是竹简,书卷,还有一个又一个的盒子。
董俷翻了两篇书卷,意外的发现,这费沃若放在未来的世界,绝对是一个农业学者。
在他书写的笔记当中,大都是记录着各种农作物的特点。
董俷一边看书,一边等待。
一直到天黑,也没有等到费沃出现。
如果是在平时,他倒是不介意多等些日子。可听费沃的长兄说,这费沃自黄承彦门下出师以后,就变得非常怪异。经常玩儿失踪,而且一失踪就是大半个月,谁也不知道他跑去什么地方猫起来。
董俷可没有那时间等待,在思忖了一番后,留下了他的名剌,并且写了一封信。
其内容无非是想要邀请费沃出山,言语间非常诚恳。
请费沃长兄转交费沃,董俷不无遗憾的离开了老费家。临走的时候,还带走了费沃几篇关于农作物耕种的书籍。这些东西对董俷没有用,但是对于黄劭,却有大用处。
第二天,董俷再次拜访了费家,费沃依旧没有回来。
没有办法,只好带着人马离开了江夏。心中却暗自下定决心,回头一定要设法征辟此人。
离开了江夏后,董俷一行人继续赶路。
此时,已经进入了八月中旬,天气逐渐转凉,沿途到处可以看到丰收的景象。
这两年荆、扬地区倒是风调雨顺。除了长沙闹出了一场乱子之外,几乎没有发生太大的动荡。百姓们在田地里收割,唱着那丰收的赞曲。歌声悠扬,令人心情愉悦。
董俷看到这一副景象,也觉得很开心。
虽说已经贵为安宁亭侯,可那骨子里,董俷还是喜欢这种田园中的生活。
没有杀戮,没有勾心斗角,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纯真自然。有时候在想,如果他不是因为生在董家,只怕和这田地里的百姓一样,不会有现在这么多的烦恼和忧愁。
在马上长出了一口气,有些羡慕的看着田地里的人。
“主公,前面就要进入丹阳县了!”
董俷回过神来,看了一眼庞德,当下道:“令明,你持我符节,带人前往丹阳,通报丹阳令,就说我奉旨前来募兵,并请转告丹阳太守,令其多多给予方便。另外,命人持我名剌,前往历阳求见扬州刺史秦颉,就说宛城小友不日抵历阳拜会。”
“喏!”
庞德立刻下去安排,然后带上十名巨魔士,风驰电掣般离去。
而董俷也不再急于赶路,而是慢悠悠的行进。
时而和武安国说笑,时而又看着那些在田地中忙碌的人们发呆,脸上流露出向往之色。
不知不觉的,人马进入了丹阳县境内。
远远地,就听到了一阵人喊马嘶,似乎有人在前方拼斗。
董俷对于这种打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