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急切想知道答案的王主任,元嘉摇了摇头,继续说着话。
“没有一定有效的方法,毕竟面对的不是个体,而是一整个学生群,任何方法都只能是相对有效。”
“我明白。”
元嘉就从目前的现状开始分析了。
“首先,咱们的目标是提高学生们的成绩对吧,在完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学生们产生了压力。”
“这时候,学生群体里会分化成三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他们能适应压力,并通过压力提高成绩。”
“第二种,他们无视压力,简而言之就是他们不把成绩当回事,这类学生就不在我能帮助到的范围之内,因为任何方法在他们看来都是扯淡,反正开心就行了。”
王主任深表赞同,确实不是人人都把学习当回事的,无论你的课讲得再优秀,还是有学生懒得听。
“我主要讲的是第三种,他们能感受到压力,但是他们没办法很好地利用压力,压力使他们产生焦虑,焦虑的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
王主任点了点头,这种也是最为惋惜的,都说因材施教,但往往没办法照顾到每一个不同的个体,这类学生可能本身很优秀,却被大一统的教学模式给牺牲掉了。
元嘉坐在椅子上,拿着球拍点着球,球在拍面上跳动,王主任也静静地看着。
“对于第三种学生,我们可以利用设置心锚的方式,来让他们面对焦虑时,可以从容自信地去应对。”
“心锚?”
“这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也是条件反射的一种。”
元嘉举例道:“比如一个学生,他在考试的时候作弊,正在他紧张万分地盯着抽屉手机时,风吹动了窗户,折射出阳光,他在窗户外发现了班主任,他紧张地快要昏过去了,于是这一个场景就成了他的心锚。”
“从这以后,他每当看到窗户反光,便会下意识地紧张,而且会去看窗户外有没有人,因为他的潜意识已经把这个过程关联到了一起。”
王主任若有所思。
元嘉笑了笑,道:“这就是一个负面的心锚。”
“要建立心锚,我们必须捕捉对方的情绪,如果我们捕捉到的是正面情绪,那么此时设置的心锚就是积极心锚。”
“比如一个学生,考试结果下来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