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实的,谁为他们办了好事,他们能记很久很久的。

    朱祁镇数年治理水利,极大的改变了河北地区的面貌,把汛期的时候,从天津到保定一路数百里汪洋一片的局面,变成了而今的样子,

    汛期的时候,百姓都要上堤固守,但是大堤多是铁石混合建筑,坚固之极,大多数安然无恙,即便是春旱再厉害,在三个大湖附近的也能引湖水灌溉。

    滹沱河附近的百姓,也在几年之内,改变了逐河而居的习俗,因为地界混乱的缘故,反而因为争夺湖边,渠边的土地,而争的一塌糊涂。滹沱河一带的地方官,处理最多的就是这种争产案了。

    毕竟之前田界不清,是历史遗留问题的,估计今后好几任地方官都要在这事情上犯难了。

    不过,如果说单单是这个原因,就让百姓踊跃报名了,那就太高看百姓的觉悟了。

    百姓虽然是最朴实,最感恩的,但也是最狡猾,最爱占小聪明的了。

    如果这征兵有办法避开,很多百姓都要想办法了,有一些人想办法,钻漏洞,很多百姓都会受到影响。

    这就不得不提于谦河北做的事情,那就是重新丈量土地,编排鱼鳞图册,还有安置流民,乃至为佃户分田。

    这样做就有两个效果。

    第一个效果,就是河北黄册准确,在整个大明是头一分的,这才过去几年,几乎上河北地区所有的男丁都在册的。

    征召之中,谁也逃不掉的。

    第二个效果,那就是河北的人口与土地的结构比其他地方要健康一点,毕竟大明承平几十年,很多地方土地兼并已经开始了,如江西,福建等地,虽然不至于富者有连陇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

    但是自耕农数量已经大大低于开国之时了。

    否则朱祁镇也不会想办法让福建在台湾建立府县,就是为了缓解福建人口压力的一种办法。

    而河北却不同。河北因为治理水利,新增了不少可开垦的土地,还是水浇田,增加了大量的自耕农体系。

    当然了,这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本来北方粮食单位产量就不如南方,很多旱地山地,即便种了田地,也足够田主自己生活而已,根本没有什么盈余,这样的情况,也打击了北方地主兼并的积极性。

    毕竟如果兼并越多,越赔钱的话,谁也傻子。

    有足够的自耕农,才有王骥所言的良家子。

    当然了,也只有良家子才对朱祁镇开出的价码感兴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