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乃是朱祁镇最大的感受。
在朱祁镇印象之中,盘旋在群山之中的明长城,此刻并不存在,而是大明各部为了抵抗北方的敌人,各自因地制宜的修建出的长围,甚至不能说是长城。
从材料上就能看得出来。
根本没有统一的制定。
而且这长城,也是断断续续的,有很多缺口。
这也就说明了一个现实。
乃就是大明前期其实在防御上并没有下太大的功夫,在兵力布置上,更倾向于攻势布置,也就是活,很多时候,就是修建几座城池,遏制要点,用来聚集兵马出击。
而什么时候,开始纷纷修建城墙, 乃至长城。
很抱歉,就是永乐末,宣德年间。甚至正统年间修建的也不是太多的,原因很简单,乃是太皇太后的命令,罢一切不急之务。
修建边墙之上,被文官认为这是不急之务,但是问题是朱祁镇翻阅奏折之后却发现,从正统元年,到而今。
每一年都九边的将领向朝廷上书,想要修建长城,或者说在文书上换名字,但总体来说,都是一样的。
这一点足够让朱祁镇深思了。
为什么几乎前线所有的总兵官,都在向朝廷要钱修建城池,建立烽火台,等等,一系列防御措施。
这让朱祁镇心中一直有一幽灵一般的问题在盘旋,大明的军队,到底能不能打了,或者说,能不能打过瓦刺?
朱祁镇有些出神,但徐晞还在继续说了起来。蓟州镇也一略而过了,原因很简单,而今的蓟州镇并不是防御重心,并没有什么好说的。
蓟州镇真正成为防御重心,却是辽东边患大作的时候了。
徐晞重点说的,而朱祁镇重点听的就是宣大。
宣府与大同。
徐晞说道:“宣府与大同,乃是朝廷的左右大门,密不可分,臣请一并说之。九边之重,独重大同,大同乃是王保保根本之地,当初中山王就与王保保大战于大同,大同宣府一带的军镇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乃是国初初定,修建大同,宣府,等城垣,聚兵于重镇之中,迁徙山外八州百姓。燕山,太行以北,成为一片空地。”
“一直到洪武末年,朝廷步步为营,占据漠南之地,建立开平,大宁,全宁卫。”
朱祁镇听了也是叹息一声。
虽然他这一系乃是因为太宗皇帝才能有而今的荣华富贵,但是有时候他不得不承认,太宗皇帝远远不如太祖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