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我敢卖,你就能买
1940年既是希特勒在德国终于可以大展宏图的一年,也是斯大林卧薪尝胆终获成功的一年,罗斯福一系列的新政更是取得不错效果……但对于中国而言,俄罗斯帝国这样一个封建农业大国,被新上台的斯大林赤化之后,红色的北极熊肯定比病怏怏的北极熊更具威胁,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巨大隐患,继小日本之后,中国周边再添重大威胁。【www.13800100.Com文字首发138看书网】
因此,虽然地处要地的兰州军区、北京军区、沈阳军区,本应该肩负起对日臻扩大,隐隐有取代整个沙俄而立的苏维埃负起国防重任,但以兰州军区为例,该军区只有第二集团军一支主力野战王牌军,北京军区也只有第一集团军,沈阳军区更是要肩负对朝鲜半岛上的日军不松懈的战备重任。
斯大林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党在1940年10月中旬,就逐步完成了整个俄国东欧地区扩张动作,随着西伯利亚气候日趋寒冷,以及前俄罗斯帝国远东军区本身实力非常强劲,红色的扩展速度才日渐缓慢下来。
当然,追根溯源一下。为何斯大林为忌惮看似苟延残喘中的俄罗斯帝国远东军队?那是因为,虽然俄国和中国一向是睦邻友好,但有这么强大的一个国家作为邻居,双方即便自从勘定边界之后再无可能出现的军事纠纷或冲突可能,但俄军方也是不得不防。如此重任之下,远东地区的俄军实力肯定非常强劲的,其整体实力仅次于沙皇的莫科斯中央军队,并且能肩负如此重任的军队,其军事将领都是非常忠心于沙皇。
斯大林通过种种手段,获得了俄国东欧地区尤其是莫斯科中央军队,也就是沙皇专门用来巩固防卫首都的强大军队,但事实上布尔什维克党的军事实力和统治根基也是相当之脆弱的,上一次的翻盘梦魇至今还影响着斯大林等人的内心世界,从中国花了大价钱装备起来的中央军队,斯大林是铁了心要牢牢掌控于手中,算是为了应对将来可能再次出现的帝国主义国家围剿,也是为了将来好拿下远东地区做准备,这股精锐力量他是不得不耗费很多心机。
斯大林没能力也不敢进攻,加上自然条件也不允许,所以一时之间西伯利亚等地反而和平下来了。但反观俄罗斯帝国远东军队,自从汲取教训的斯大林反抗俄政府的第一刀就是将沙皇皇族全部铲除,避免上一次就因尼古拉二世逃脱而翻盘的噩梦再次重演。斯大林倒是可以睡个安稳觉了,但俄国远东军队却失去了中央政府、失去了效忠对象了。
从10月下旬开始,俄国远东军队总司令所在的鄂木斯克就开始门庭若市,各方的游说人员都纷纷上门求见,门庭若市都难以形容司令部的繁荣景象。同样,无论俄国国内发生何种巨大变化,一切以最坏打算为出发点的共和国,还是向兰州军区和蒙古军分区增派了力量,将南京军区的第八集团军调至蒙古自治省乌兰巴托,将济南军区的第十集团军调至兰州,而第二集团军前出至新疆境内,向西可进哈萨克、向北威胁俄国新西伯利亚地区……而战略反应军则全面负担起第八和第十集团军变更驻防之后,弥补在黄海至东海一线出现的防务空缺。
俄国发生如此大的变动,引得中国不得不做出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各部队纷纷在两周之内全部抵达至目的地完成战备工作,警报虽然解除了,但却给中国提出的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广袤的中国、众多的人口,如此一个泱泱大国,最应该规模大、力量强的陆军常备作战力量竟然只有十大集团军,加上一个规模稍大的战略反应军,不到百万人的陆军力量加上海空军,堪堪完成防御性的国防战略,但要想具备向外发起局部战争、大规模战争,甚至是参与世界大战,显然这点力量看似是根本不够的。
所幸的是,中队走的是精兵路线,尤其是以士官制为根基部队组成,其核心用处就在于和平时期为部队留下精兵、老兵,一旦发生战事,一个优秀的士官可以带两至四新兵,如果更追求部队作战能力,甚至可以一带一。也就是说,中国的陆军部队完全可以在战时快速扩建出六至七个二线集团军,这类集团军可以作为前线部队的后备人才补充,也可以充当战场预备部队或者后勤部队,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磨合,同样可以成长为王牌部队。
共和国周边发生如此重大的形势变化,除了让共和国更加重视部队的四化建设之外,也给已经经历多年和平的中队提了一个醒,那就是战争其实并未远离中国,一直没有。但对于已经一分为二的俄国而言,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是让斯大林的红色苏维埃完成俄国统一大业?还是俄国远东军队揭竿而起,在国际资本主义国家的鼎力支持下再次武力复辟?
路,究竟在何方?对于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千余万俄罗斯人而言,他们是不知道,但俄国远东军司令基洛科夫斯基,他心里应该非常清楚。
11月初的鄂木斯克的气温已经是零下五六摄氏度度,鄂木斯克西部千余公里的叶卡捷琳堡和车里雅宾斯克一线,就是苏维埃红军和俄罗斯帝国远东军队的对峙线。或许是寒冬的渐渐降临,犹如被打了鸡血的红军没有再像以往那样气势如虹横扫东欧大地,反而沉稳下来和远东军对峙着。
不少都是刚摆脱农民身份不久的红军士兵,都是在红军急剧扩大中加入进来的,毫无素质而言的他们却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火热漏点,在可能生死存亡的前线、在已有些寒意的深秋里,红军士兵都是热情激昂的训练着,丝毫不把远东军的枪炮放在眼里。在他们看来,只要训练妥当、苏维埃统治根基加深、做好一定进攻准备,那么红军一定会所向披靡的拿下整个西伯利亚和远东。
不管前线究竟如何,在鄂木斯克这个地方,作为封建已久的俄国,只有一支航空兵部队而且所配置飞机都是购于中国。本是沙皇强大军力象征的航空兵却生叛变,这上百架战机落入红色苏维埃之手,远东军第二大压力又来自于莫斯科中央军那支强大的装甲部队,两大巨压之下,远东军的气势可想而知。
当初购买于中国的大批先进装备,却沦为红军强大的基础,若不是苏维埃才刚刚崛起,各方面的掌控力度都非常之低,并且连那些航空兵、装甲兵自身都并不知道怎么最大化发挥先进装备的作战效能,刚从山沟沟里涌出来的布尔什维克党,又怎么能熟稔运用呢?
总之,远东军司令基洛科夫斯基的心里,对中国是又爱又恨,可仔细一想,当初向中国购买军火的是俄国自己,军火到俄国之手会有如何下场,自然就不是中国所需要担忧的。可如今,基洛科夫斯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武力反抗红色的肆虐,赢得国际方面的支持;要么接受苏维埃说服代表的意见,放弃抵抗加入苏维埃,没有丝毫罪孽的他将被最高礼遇对待……
可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