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章 平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个方法,打击中**队的后勤补给线。即派遣海军进入台湾海峡切断中国的运输线。然而,狭窄的台湾海峡完全在中国空中力量的打击范围之内,日军舰队想切断中国的后勤补给线,最佳办法是毁灭海港,比如台中港。

    白天是不可能的,除非昭和天皇愿意自己的军舰成为中国空中力量的移动靶。在夜间发起对海港的奇袭,通过舰载火炮毁灭港口设施、在港船舶等,这办法看似可以,但中国最不缺的就是运输船只和基建力量,大批的物资都囤积于舰炮射程之外,最不济让港口挨打,大不了打完了再建,动用囤积的物资,第四军的攻势依然可以保持一周以上,谁叫中国人最先发明了标准集装箱、快速滚装船等东西,台中港恢复吞吐能力之后就没见过港口歇息过,大量的物资囤积起来就是为了应对登陆部队被海上封锁……

    另一个办法,即调动舰队巡弋于中国沿海,让中国时刻感受到海上威胁,不得不加强沿海防御进而降低对台空中增援部队力量,可对新竹地区的攻击战中,中**队也并没有动用空中力量,而是借机休整,然而陆军还是单独完成了攻坚任务,并且损失率相当低……当然,还有一个歹毒且没法登上台面公开宣讲的办法,就是让日本海军主力舰队开赴中国沿海,发起针对一座较大海港城市的打击,必将给中国带来很大的损失,扭转战略上的被动局面。

    如果日本主力舰队辗转航行,避开中国的岸基和海军侦查力量,出乎中国意料的出现于中国上海,在夜间发动一次时长达一个小时左右的炮火突袭,一艘战列舰比一个重炮旅团还有威慑的舰队拥有的可不仅仅是一艘战列舰,这样的舰队显然能够给中国带来难以估计的惨重损失。

    可这样做,除了让世界各国更加鄙视日军之外,还会让更多的国家转而更加同情中国,更会刺激在台部队疯狂进攻,唤起整个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抗日热情,中日之间的战争将由地区性冲突演变成为全面性的战争。其之直接后果自然是日军第五、第二师团全军覆没一毛不剩,在台日本侨民们也会遭受到难以预料的迫害,而日本本土届时也将变得不再绝对安全。

    归根到底,中国发起的解放台湾战争是赢得近乎整个中国的支持,解放台湾每一寸土地都受到当地人民的踊跃支持,国际社会也非常支持中国的统一战争,其目的自然是希望东亚地区出现一个能够和日本直接抗衡的国家,无论英美还是俄法,都希望日本在亚洲的影响力降到他们希望的程度,而台湾战争正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反观日军方面,他们是异地作战根基不稳,仅仅依靠其愚忠的帝**队显然是不能赢得人民战争的胜利。

    因此,日本方面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依照第五、第三师团能否扛过一周的时间为限,扛过了则证明台湾属于日本还是有希望的,那派遣更多的军队、投入更多的力量是必须的。如果没有扛过,那日本集结起来的部队将很快返回原地,日方将归还中国的台湾岛屿及澎湖列岛等,但条件必须是偿还日本在台利益,默认琉球群岛、朝鲜半岛等地区的日方统治权。换句话说,日本希望用一部分利益换取另一份好处。

    事实上,日方这个想法很早之前就被中方所知晓。早在中日关于台湾地区归属权问题第二轮谈判的时候,双方在英法美三国的调节下谈了很长时间,在此期间谈判双方代表自然和各自政府高层频频沟通,出乎意料的是隶属于前国安局的密码科调集近百余名大学高校数学教授和学者,调集了国内顶尖的密码学专家,而且该机构配置了最新最好的计算机,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完全破解了日方密码,也就是在那时中方高层下定了主动发起台湾战争的决定,因此才有后来的战区划分、外交通告等,其目的就在于告诉日本,中国和日本一样都不希望发生全面战争。

    第三次谈判的破灭是必然的,用当时萧奈天的话来说,日本是一个极其古怪的国家,自明治维新以来,其国家实力的确在不断增长,但政治体制的畸形、国家教育的怪诞、民族意识的扭曲,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日本有种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国家意识形态,进而影响了整个日本各个阶层。滨口雄幸首相再怎么聪慧,也无力改变其日本即成畸形的国家意识形态。换而言之,日方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按照当时共和国的外交策略,为了在不影响国内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共和国是极其希望避免战争的,并且也有做出赞同日本谈判底线的准备。可日本人的面子思想作祟,没有在谈判中露出底线,自然也就让战争无可避免。

    事实发展至今,日本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终于得以实现了。其第三师团的覆灭让世界目瞪口呆的同时,也给日本敲响了一个警钟,但已经木化的脑袋并不是警告就能唤醒的,必须把它弄疼了它才会苏醒过来。于是乎,军事行动还在继续……

    13日夜间8点,经过短暂休整的第四集团军第十一师正式接替第五师“入驻”新竹,该师接替了第五师的防务之后,也差不多在那个时候,从台中至新竹的铁路线正式恢复运行,腾出手来的第五师经过为期三个小时的超级短暂休整,主要是补充弹药、油料、医药等,跟随而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