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六章 可喜可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劣势。

    如果要让两者推出的发动机都有合适的飞机进行装备使用,那很明显集团不得不根据两款发动机研制不同的飞机,继而拿来实验,这对集团而言会变相的增加财政负担,当然在大功率发动机项目上液冷组的的确确是准备放弃了,对航程、运载量有要求的运输类型飞机而言,需要大量冷却水的液冷发动机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所以他们才集中精力投入到中等功率这一块,当然这一块也是液冷组是绝对不会放弃的,因为他们已经无路可退。

    6月26日,在柳州中航集团某试验区内,经过一定准备之后,参加测试的六台发动机都经过一定准备之后开始了发动机试车实验。在长达数天的实验中,技术人员将对三款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发动机功率、功率重量比、燃料消耗率,这三大项是决定发动机未来生死的重要指标,而故障率当然也需要考虑,但毕竟这些发动机都是样品而已,故障率的测算还不是时候。

    7月3日,测试的结果经过反复计算核实后出来了。气冷组的两款发动机性能都比较优异,气冷组和液冷组的中等功率发动机的设计功率都只有700kw,但是气冷组的实验的结果却达到了令人满意的736kw,而且其功重比也非常令人满意,达到了每公斤1.43千瓦。

    而液冷组的功重比虽然达到了较低的1.22千瓦,功率也不过才728kw,但它所体现出来的稳定性却令人非常非常满意。然而气冷组独霸的大功率发动机,也就是那款1800kw的怪物,实验的结果非常不好,运行不久之后就因为发动机过热而不得不停下来不敢继续下去,但在运行的时间内却展现除了恐怖的两千千瓦功率,如果不是因为冷却处理不好,估计这发动机将会被直接定型的几率很大。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这句话非常完美的形容了两组的共同命运,满怀信心的准备展示一番,结果一个以烂尾结束,另一个却非常不尽如人意,留给他们的当然是详尽的总结和慢慢的改进,不过他们拿出了发动机的一定技术参数,这对飞机的整体设计而言已经足够了,集团答应了战斗机分两款进行设计生产,将来也分别进行试飞验证,当然最好的结果就是两者不分高低。当然,毫无争议的气冷式发动机未来已经不会有太大的变动,而且它即便有些尺寸变动也不会对飞机主体结构有太多的变动要求,所以大飞机的正式设计也可以就此开始。

    早在中航集团成立之前,航空研究项目组已经利用风洞完成了对全金属单翼结构飞机的模型测试,对于单翼飞机未来的气动布局,大概的几何外形和部分参数都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测算。而如今发动机初步尺寸数据已经可以确定,中航集团立马开始了对飞机具体设计工作,力争在发动机定型之时也有合适的机型与之配合。当然这种怪异的飞机设计制造过程,是因为中航起初真的是一无所有有关,将来的一切或许都会与现在大不相同。

    柳州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柳州市的东北部,蜿蜒的柳江从园区外经过。经过数年的建设,沿江的大道旁早已绿树成荫,高新园区也就是在隔着宽阔的大道频临柳江。再往内陆看,横穿园区的是一条宽阔的水泥大道,绿色的隔离带将双向八车道分隔开来,让来来往往的车辆有序行驶,因其重要的作用和所处地域,所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高新大道。

    一座座独立的“园子”犹如方块格子一样分布与大道两旁,“园子”外围都有一小片绿地和大道相隔,部分园子已经建设出了一座座大楼或者厂房,当然还有些园子依旧是一片平整的空地,青草早已耐不住寂寞覆盖了全部的领地,让高新大道经过的人们反而以为那里是一个未来的公园。

    当然偌大的高新园区内规模最宏大的就数工业大学了,但排在第二的就是自治区工业新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进入高新区的人都能找到中航集团的总部所在,高高耸立的蔚蓝色与寒雪白相间的外涂大楼,体现的是中航人追求蓝天白云的梦,当然也是一个明显的地域坐标。

    在显眼的总部大楼指示下,很快就能找到中航集团的总部园区所在。从高新大道第四个十字口便是专门为该集团所设,当然另一个口子或许未来会为更庞大的一个集团所用。等候左转提示绿灯亮起之后,就能开着汽车慢慢悠悠的直抵中航门口了,如果能通过保安检查进入园区内,很快就可以驶抵一个中心转盘。

    转盘主体是一个圆形的绿化区,不过一个卧躺于小草坪内的巨大花岗岩石壁上,金色的楷书镌刻体标示着这里的一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正对门口的大楼便是那座宏伟十层高的总部大楼,中航集团成立之后那里便成了近千人的办公场地。大楼左右不远矗立着的是两栋更臃肿庞大的楼,左侧‘胖矮’楼的负责各种会议,而右侧的则是一个重要的单位,中航集团的飞机设计部就在那里辛勤努力着。

    “为了蓝天梦,咱们可谓是呕心沥血啊!算起来,简直比当初谋划汽车都还累。”

    结束了又一天的义务辅助工作后,张宇和张雨生两人浑身疲惫,坐进车内舒舒服服的靠在了椅背上后整个人有种快散架的感觉。发动机的进展顺利很明显是在给飞机设计工作加上了催命符,为了设计出更好的飞机,张宇俩人很是自觉的来帮忙,虽然没做出什么巨大贡献,不过在一些细节上,他们两个都是二世为人,能够在很多地方提出合理的意见,让设计组少走很多的弯路。

    “今儿这么一体验下来,我还真是佩服王工他们。**澎湃,而且对事业的拼搏干劲比我还足……”张雨生揉捏着太阳**,好不容易赶上了周末这么一个难得的休息日子,结果被张宇拉到到这儿来做了一天义务工,原因很简单就是张宇对活塞式飞机的认识还不如这二十一世纪的文科生。“你说,按照这个进度需要多久飞机才能飞入蓝天?”

    听到夸奖设计人员们的话,同样揉捏着太阳**做着眼睛保健运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