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有二日,乱之始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不起,一度只能将军队解散。这破军队也扯淡,几百农民起义都搞不定,还得华盛顿临时征召民团去镇压。南北双方还在继续吵,华盛顿的两个助手,整个各自代表南北利益,华盛顿的脑子都被他们吵炸了。

    一个弄不到好处的总统,还他娘的当来作甚?

    而且华盛顿牙病疼得厉害,嘴里掉得只剩下一颗牙,连总统就职演说都不愿多话,更不想跟两个助手理论什么。华盛顿家里的几万亩地,由于缺少管理也入不敷出,干脆不当总统,回家做农场主算了。

    这就是华盛顿只做了八年总统的原因,并且由此成为惯例,纯属各种因素撞到一起的历史巧合。

    至于美国宪法明文规定,总统只能做两届,那是罗斯福死掉以后的事情。在1951年以前,美国总统原则上可以无限连任,只当两届仅仅是潜规则而已。

    如果可以为自己带来巨大利益,而不是无穷无尽的麻烦,你看华盛顿会不会总统做到死?

    ……

    平宁七年,山东棉农起义,朝廷无力镇压。

    拥有400万亩土地的山东黄氏,即给王渊供应棉花的黄崇德后人,自家出钱开办团练,渐渐成为山东之主。

    但有意思的是,山东黄氏无心自立,更想延续大明继续做生意。

    毕竟对于世家望族来说,他们有的是富贵,而且历代做官也不缺权势,为啥要干造反这种高危险行业?

    这就是大明的资产阶级,完全没有革命的欲望,只愿永生永世的维持现状。

    黄宗德因平乱有功,又兼朝中有人,被授予山东总兵。

    朝廷调派黄家军队,前往辽宁镇压叛乱武将。黄宗德麻溜就去了,而且打得还很卖力,养寇自重的东北武将很不高兴,联合叛乱将领反戈一击,黄家军大败而回。

    平宁八年,贵州苗民起义,王猛的后人兴办团练。因平乱有功,且朝中有人,被提拔为贵州总兵。

    是的,王家朝中有人!

    驸马都尉王素,因改进炼钢技术设备,被朱载堻封为遵化侯,世袭罔替。

    王澈的后代,目前有一人为工部左侍郎,还有一人为右佥都御史。

    王骐的后代,目前有一人为吏部郎中,有一人为太常寺卿,还有一人为福建左参政。

    都是些不孝子孙,不思祖宗功德,已经演变为国家蛀虫——忠臣良将,在这个世道根本没法上位,就算进了中枢也是坐冷板凳。

    当初王渊在京畿费劲力气清田,而今王渊的子孙,却成为京畿的大地主!

    平宁九年,四川出现三大团练势力,其中一个是黄峨娘家后代的女婿。四川的民乱虽然平息,三大团练却互相争斗,围绕产盐地富顺打得头破血流。

    同年,陕西被农民军搞得十室九空,开始数万数万的涌进山西。

    晋商这次没有卖国,而是成为大明的积极保护者。

    山西毛纺商人,害怕工厂被义军霸占,纷纷招募乡勇搞团练,跟数量众多的农民军打得有来有回。但是,山西农民被陕西义军传染,纷纷响应起义,因为他们的日子也过不下去了。

    平宁十年,漠北蒙古趁虚而入,骑兵数万进攻河套、集宁,被两镇边军打得抱头鼠窜。

    但是,宁夏、河套、集宁三大边镇,由于长期拖欠粮饷,又兼粮食连年歉收,他们在赶跑蒙古人之后,居然开始大规模兵变。至于起因嘛,朝廷封赏不公,而且将士们看不到赏银。

    大明三大边镇,竟然模仿蒙古人,一起联手跑到山西劫掠,他们再不抢粮就得饿死!

    山西商人团练都快疯了,既要跟陕西农民军打仗,还得跟山西农民军打仗,现在又要应付三大边镇的正规军。更糟糕的是,他们的毛纺原料来自边镇,现在工厂都搞得没法开工了。

    于是乎,诡异现象发生。

    山西商人团练大规模解散,山西商人代替朝廷,给三镇官兵发放粮饷,然后让三镇官兵去打农民军。

    各路农民军惨败,被迫流窜到河南,搞得河南农民也一起造反。

    裹挟情况自然是有,但河南农民自发起义的也多,因为朝廷已经二十年不修堤坝,去年黄河刚刚泛滥过一次,河南老百姓的日子也艰难啊。

    农民军把河南搞得一团糟,终究无法攻破开封,转而流窜向北直隶和山东,各自被勤王军队和山东团练击败。

    千疮百孔的大明江山,似乎又安定下来。

    平宁十一年,山西毛纺商不再给边镇提供军饷,边镇武将也不愿自己掏钱买粮食。

    河套兵变,总兵被杀,朝廷急调集宁、宁夏边军镇压。

    宁夏边军,走半路就自行兵变了,选择与河套叛军合流。集宁总兵赶到河套,畏惧不前,竟被河套、集宁叛军拥立为主帅,要他带着大军进京武装讨薪。

    集宁总兵佯装同意,走到山西时,诱杀叛军首领十余人。叛军哄然而散,也不敢再回边镇,在山西各处占山为王。

    平宁十二年,交趾阮氏起兵自立,杀死交趾左右布政使,建国“大越”。复又进攻广西,广西士绅商贾,被迫组建团练,以应对交趾军队的入侵。

    同年,江西爆发民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