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后来迫于无奈下诏将赵旉狠狠训斥了一顿,但只是罚了他半年俸禄,而对淮西的大员们就更是只有口头上的训斥,说他们没有尽到劝谏的责任。赵旉由此心里笃定,便更不把那些只知道没事找事的言官放在眼里了,不过表面文章还是做了一点,中国人嘛,形式主义从来都是免不了的......
这次大胜之后,将士们普遍信心爆棚,再加上襄阳的岳飞也率军出动出击,粉碎了伪齐十余万大军的进攻,总体形势继续向着有利于大宋的方向发展。
于是,除了吴璘等极少数将领较为冷静以外,大多数将官纷纷上书请旨北伐,却都被赵旉压了下来。理由是卫军虽然获胜,但也付出了将近一万人的巨大伤亡,虽然淮西军民关系日渐融洽,青年踊跃参军,估计编制很快便可以重新补满,但要达到原来的战斗力尚需时日。
而且现在无论是淮西还是南宋其他地区,都才刚刚安定下来,经济远未恢复,朝廷的财政依然捉衿见肘,而金军虽然损失不少,但实力仍比南宋强大得多,北伐的时机尚不成熟啊!
由于目前在军中威望大增的虞允文与吴璘也赞成赵旉的观点,北伐的动议不久便消声匿迹了,但就在赵旉准备下令前线宋军撤回淮河以南的时候,这一年来安心写书的陈规却对此提出了异议......
“殿下,老臣以为,如果我们现在从淮河以北撤军,那此次大胜除了鼓舞士气、增强信心以外,将一无所得,那些忠勇的将士就白白牺牲了。”,陈规劝谏道。
其实赵旉也有类似想法,甚至还动过先将山东光复的念头,只是由于目前实力不够,就算打下来也守不住;加上若山东收复,其中一处特殊地点不好处理,他现在还没那个实力和威望,才不得不暂时放弃夺回山东的打算。现在听陈规一说,赵旉立刻来了兴趣,问道,“那么陈老有何高见?”
“臣以为现在应该乘势拿下泗州,一则收复旧疆可以激励士气民心;二则以后全面北伐时此地可以作为进攻的中继点;三则可以牵制金军,使其在拔除这个钉子之前不敢渡淮,这样一来我淮西便可以安心生产,经济必能更快恢复。”,陈规躬身道。
赵旉有些意动,但还是摇了摇头,“现在淮北金军已经胆寒,拿下泗州倒没难度,可如果守不住的话,也没什么用啊!搞不好反而刺激金贼派遣更多的军队过来,我淮西兵力有限,如何挡得了它一国之力?纵然守城可以凭寡胜众,这钱粮消耗也吃不消啊!我已经答应爹爹不向朝廷要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