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决 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以牵扯各地金军的兵力,防止他们增援淮南。

    只要淮南战役获胜,宋军便可以据淮坚守,那时金军就算再来十几万,也难有作为了,而有了江淮地区作为缓冲,江南的朝廷便可以安如磐石......

    赵构一开始还有点犹豫,但回宫后吴才人只用了寥寥数句就将丈夫说服。道理很简单,即使不派援军而保存了部分实力,可一旦淮南战败,剩下的兵力还是不足以御敌。与其这样,还不如孤注一掷,将能用的军队都派出去,在淮南一决胜负。

    此举不但胜算更高,还能增加赵构在军中的威望。赵构是个聪明人,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且赵构虽然不是什么雄主,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却能鼓起心底的勇气,也算是他个人的特质之一。

    当年出使金营的时候,其实赵构心里也很害怕,但即使向金人奴颜卑膝,也未必就能逃过一劫,所以那次出使赵构表现得从容自若。结果斡离不(即当初与粘罕齐名的完颜宗望)反而被『迷』『惑』了,赵构也极其侥幸地被放了回来......

    这次的情况也差不多,豁出去的赵构不但命令各地驻军赶赴淮南增援,他甚至还准备亲率殿前司军(即俗话所说的御林军)北渡长江。

    而其他战线上有实力向金军主动进攻的,也只有大宋最为精锐的西军了,可由于朝廷南渡以后威权扫地,那些西军的头头们普遍不把朝廷派去的官员当回事。赵构不得不在几个月前任命副相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派他前往陕西。

    张浚毕竟地位尊崇,权术也颇为精通(不过得看和谁比),总算是将西军的那些军头们降伏了。这些情况赵构此时还不清楚,但现在他也只剩这唯一的救命稻草,便传旨让张浚在陕西想办法牵制住关中的金军。

    而在此时的淮南,鞑懒却正为追击失利而怒火中烧,就算为了自己的面子,他也不能打落门牙往肚里吞。于是鞑懒亲率本部兵马出战,想要挽回颜面,可宋军现在士气正盛,再加上背营(为了防止敌骑迂回,这一点很重要,不然步兵一方所需兵力至少要多两倍才有相同胜算。)列阵使得金军骑兵机动『性』的优势无法发挥。

    一场大战下来,反而金军那边吃了不小的亏。不过宋军有兵力优势,金军中最精锐的那部分又早被兀术带走,这两个因素也不能忽视。

    此后几天,分散在淮南各地“征粮”的金军陆续集中到了楚州外围,令金军兵力大增,可战场的局势依然没有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