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们甚至已经发现,这个计划如果成功,将会在大明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高务实的这个计划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将过去那种地方乡绅管理地方的模式抛开,实行了一套纯粹以在本地口碑为基础的组织模式。
换句话说,以前在地方上拥有势力的,都是有钱有权的当地豪门,而今天高务实坚持设立的所谓“互助队”却不同,它的负责人——大概率就是高务实口中要予以嘉奖的“义士”——居然被明确要求“田不过百亩”。
这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本阁部明确要求了,只有真正的“寒门”,才能领导这个互助队。
别看这个互助队现在被高务实说得仿佛一个临时性很强的职务,在没有灾害、没有紧急情况的前提下,它似乎什么都不能干……可是大家并不傻。尤其是你高元辅这些年的手段咱们也都见识过,今天你是给了它这么多限制,但如果将来你一步步取消这些限制呢?你一步步扩大互助队的职权呢?
如果真是这样,可能将来民间最底层就会形成一个能与当地士绅豪门抗衡的寒门组织。这个寒门组织的领导者是由“民望”产生,然后由朝廷通过“义士”名号的授予来确定,如此当地百姓与朝廷之间就会形成一个直接联系,生生把过去“皇权不下县”的局面打破!
为何如此说?因为皇权之所以不下县,一方面是因为朝廷没那么多闲钱在最基层的民间设置官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地士绅有实力“帮”朝廷管理基层。
如此,士绅们通过效忠皇权,就可以获得对当地基层民间的实际治理权,而皇权不必下县,也能让民间基层保持稳定,这简直是双向奔赴,两难自解啊!
然而,这个模式是有隐患的。隐患就在于,当你这皇权稳固的时候,当地士绅自然愿意效忠,可是当你的皇权不稳固……哦,那不好意思,谁赢我们帮谁。
中国历史上那无数次连县连府的望风而降,难道不正是这种模式隐患爆发的结果吗?毕竟我换一个皇帝效忠,不影响我在本地一如既往的作威作福啊!
然而,一旦“互助队”这种玩意儿产生,它就可以跳过士绅一级直接与皇权、与官府挂钩,从而分走士绅治理本地的权力——尽管这只是长远来看的危机,但考虑到高务实的行事风格,谁敢保证不会成为现实呢?毕竟高务实作为首辅来说可是年轻得吓人,若无意外的话还能秉政三十年呢!
其实大家都觉得高务实这么做有点难以理解——你新郑高氏别说在新郑本地就是最大的“世宦豪门”,便是放眼整个河南,那也是毫无疑问的首屈一指,你这么干对自己家族也没好处啊!你图啥?
难道真如某些流言说的那样,新郑高氏迟早要变成定南高氏?可是,中州名门难道不比南蛮土王有格调、有牌面?
然而不管怎么说,既然高务实这样做了,那么大家该劝谏得劝谏,该反对得反对,谁让大家都是各自家乡的士绅名门呢?
“元辅,这个计划虽然听起来不错,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恐怕会遇到不少困难。”吏部尚书陈于陛皱着眉头道:“首先,如何确保这些互助队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其次,如何防止地方官员官员挪用这些资金?最后,这个计划是否能够得到地方百姓的支持与配合?”
有人反对并不奇怪,但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人是陈于陛,多多少少还是让高务实有些感慨。当然,他知道陈家在四川的地位,毕竟其父陈以勤就做到过阁老,他自己又做了这么多年的吏部天官,排斥自己的这一主张倒也不奇怪。何况,陈于陛虽然有心反对,好歹提出的还都是正经的问题,不算无理取闹。
于是高务实先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陈于陛的担忧,然后才道:“这些问题,本阁部都考虑过。首先,关于如何确保互助队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互助队的培训和指导,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这一点可以让当地衙门原先主管民政的官吏去做,事后计入考课。
另一方面,我们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评审和激励机制,对于那些表现出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