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等书记载。
其中,明史纪事本末指出,自朱棣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奔袭宁藩,威胁宁王附归,“尽拔降骑还北平”明史则说,朱棣当时直趋大宁,劫走宁王及其家属,收其精锐,尤以朵颜三卫最为骁勇善战。朱棣登基后弃守大宁,实为酬庸兀良哈三卫助己夺位。
在后世的明史研究中,也有类似说法,如蒙古族通史就认为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前,借助兀良哈三卫蒙古人的支持,挫败了镇守大宁卫的宁王朱权。后来他又向兀良哈三卫借用三千名精兵,作为其靖难军的骨干。
因此,在朱棣即皇帝位后,为了酬谢从战有功的兀良哈三卫蒙古人,决定把大宁卫割让给他们。同时,他还封三卫领主以都督、指挥、千户和百户等职决定在开原、广宁两地开设互市,使兀良哈三卫蒙古人和大明进行互市。
然而这一观点也遭到很多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朱棣当时是为了保证北平的安全,并着重巩固保定的防守力量,所以才将北平行都司内徙至保定。
更有观点进一步认为,在建文帝时期,由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无暇东北边务,且重心在用兵南方,所以尽抽大宁兵力,使得大宁都司下辖诸卫战力大损,原本驻所的人员、补给严重不足,难再担负守边的责任,导致兀良哈三卫趁着明政府困于内乱的机会,开始逐渐向南进展,几乎恢复了独立的姿态。
这一观点说明,当时兀良哈三卫已经在大宁附近进行活动了。不过,根据明史卷四十中的记载,景泰年间,三卫曾乞居大宁废城。
但大明的反应是什么呢?
“不许,令去塞二百里外居住”。也就是说,兀良哈三卫在大宁一带的活动是非法的,明廷不允许三卫的蒙古人南迁到大宁地区驻牧,仍然要他们回到潢水以北地区。
实际上,面对觊觎南下的兀良哈部,朱棣在永乐年间所采取的是军事打击与政治怀柔相结合的政策。一方面采取多种策略,招抚兀良哈各部,同时接受瓦剌、鞑靼的朝贡,并赐予其领主封号另一方面,对于不服从大明的蒙古部落,他采用军事征服,曾先后五次亲征漠北。
不仅如此,朱棣即位后,还开始着手经略边防,并命兵部复议大宁、营州、兴州三卫,制订各种办法,试图恢复屯田制,修复各卫所的生产,但为时已晚。明实录中记载,朱棣以“以大宁兵戈之后,民物凋耗”为由,封徙宁王于南昌。
朱棣此举,一方面是迫于大宁卫的现实所采取的应对之策,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了进一步的削藩。
把大宁诸卫屯于京师周围,强化北京周围的军事配置,建设新的政治军事中心,再将谷王、宁王、代王等人改封他处,削弱边塞藩王实力。
然而这些举措实际上破坏了朱元璋广建诸藩、以镇北疆之策,导致大明北边防线内缩。
不过,朱棣内迁大宁明面上的理由“民生调耗”,也不是随口乱说,而是确有其事。
其中最大的一个麻烦就是粮食短缺。从洪武二十年设置大宁卫开始,保证军食供应就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
洪武二十年三月,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