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官子弟之中遴选一人,陪太子一同读书,闲暇时既有个互相督促之意,也有免太子孤单之苦。高先生见朕恳切,便说‘虽非故事,却合人情’,于是答应了下来。”
众人心中暗道:原来是这么回事?倒也不能说高阁老说得不对,文臣子弟陪太子读书的确不是本朝早有先例之事,但陛下在身登九五之前所受之苦,也同样没有先例,出于“人情”考虑,开此一特例,也说得过去。更何况,此前让一帮武臣勋贵子弟陪着太子玩耍岂是正理?若一文臣子弟做陪读,总比那些勋贵之家的纨绔子弟带坏了太子好得多。看来高阁老总算还没忘记自己是文臣一员,而非皇帝家奴。
隆庆见众人皆无异论,心中高兴,接着道:“不过高先生虽然同意,朕却觉得此事毕竟是因朕之私意,若闹得整个京师劳师动众却是不美,所以最后圈定的范围便小了一些。朕以为,诸位小卿家都是家学渊源的杰出之辈,做这伴读均可胜任。只是伴读毕竟只需一人即可,因此今日还是略加考校,以正视听。”
众人又再次来了一遍“陛下圣明”,隆庆照单全收,又道:“朕想,太子虽然此前也读了些书,但毕竟不是正式,此番经筵一开,首先还是开蒙,唯有底子打得扎实了,将来学问才能得以生发……因此今日考校,不要诸位小卿家写那些程文策论,也无需什么诗词歌赋,而是请诸位小卿家就‘开蒙’一事,提出各自的建议。朕已命人在偏殿备好书案文墨,请诸位小卿家在今日上午完成,不限字数,不限格律,不限文裁,但可尽兴发挥。”
然后他伸手一指申时行等人,道:“这几位便是你等今日之‘考官’,他们将对你等所呈按会试之制,糊名给评。最后,再由朕、太子和贵妃传阅商议,给出最终定论。”
众“考官”纷纷领命,惟独申时行出列道:“圣上,臣子用懋今日也在其间,因臣识得臣子笔迹,特请回避。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