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和访客纷至沓来。
荣安送出的信,基本都送到了。
所有城门都已经关闭——这让她焦虑顿解大半。
这将朱永宁的人一分为二,暂时不用担心援兵,好办多了。
可东直门和常如森那里传来的消息,又让她倍感遗憾。说是两刻钟前,刚有商队出行。是三百多人的商队,由于通检证明和各路文书很齐全,所以只稍加查检便放行了。
那支商队,便是稍后赶到城门的常如森去追的。
可惜没有追到。
城门一番观望,拿千里眼看出去七八里,也并不曾发现有大型商队,只有一支几十人的队伍正快速往东离开。
常如森猜测,对方一出城,应该便已化整为零离开,或是隐匿蛰伏在了哪儿。因而并不知道朱永昊可逃出京否,也不知朱永宁可去送否。
常如森觉得,那几十人的商队便是廖家人组成,他本欲带人去追,哪知刚出城,便发现前路不少来势汹汹的难民。
他下意识觉出了危险,立马带人退回城门。
上了城墙观望时,他发现东城外部,大量难民正在靠近。尤其在城门卫收到圣谕,示意关城门后,那些难民更是快速逼近,似乎很是不满……
此刻的东城门外,已是聚满难民。城门官兵做了警示,可这些难民却似乎并不胆怯,压根没有散开的打算……
不仅仅是东直门,北边德胜门和安定门亦是如此。那些难民,带来了极大压迫感。原本对于圣上手谕还有一两丝疑惑的各大城门官兵,此刻已全都紧张了起来。
到了这会儿,谁都看出大有问题……
将军府很忙。
今日京中古怪连连,刚刚将军府门前大开杀戒,所以周围左邻右里的人家也都赶来询问消息。荣安让他们都赶紧回去组织兵力,哪怕不为杀,也要为防。
葛家下人被遣散,一众主子都被护卫送了来。原本有近六百兵力的将军府顿时又多了一百多人手。
赵王妃也抱着儿子到了。今日皇帝寿辰所以百官休沐,与陶老爷子一样满心疑惑的赵阁老也来得很快。
殷馨以泰王表妹身份亲自开口,将宁王所为言简意赅控诉了来。
一听泰王是被宁王所害,赵老父女皆是无语失笑在先,咬牙切齿在后。
两人都不是软柿子,只几息功夫便各有打算。
赵阁老并不打算坐以待毙,他主动表示,内阁其他几位府上交由他去说服。只要有他在,绝对不会有任何阁老会承认朱永宁,或是给他拟写诏书。
赵王妃则表示她要调用皇帝留给安王府的所有禁军,护着阁老以最快速度前往……
荣安阻了他们。
“赵阁老前往太危险,这么大个目标,简直就是移动靶子。按着先前朱永宁的恐吓,他在京中至少有两到五万人手。区区百多个禁军,没有用的。与其出去冒险,还不如将这群禁军也集中在这儿。”
荣安很想要整合兵力。安王府的这群禁军是皇帝为了保护去世的泰王而拨下的精兵,浪费在外边太可惜了。
“而且一个个去说服太浪费时间,与其将时间浪费在路上,不如将那些阁老也都请来。”
谁知道那些阁老里有没有被朱永昊或是朱永宁收服的?劝说了,答应了,就稳妥吗?按着荣安的“小心眼”,不如将他们全都请在一起,“互相监督”,还能集思广益……
陶老第一个反应过来,立马言是。
本朝现下构成一直很稳固。朝中一言九鼎有说服力的也就他们几个老东西。朱永宁要强上,若没有一个能拉动众口,有信服力的老人,那是谁都不会承认他的!
赵阁老也立马点了头。
他们这个阵营结成后,哪怕朱永宁强占宫中,也得不到朝臣支持!那么,不如把这个同盟越做越大!
说做就做,召唤众阁老的急报一写,陶老和赵老大名一签,立马分量十足,转眼快马送出。
荣安心下盘算,吸收了赵王妃的百多人后,将军府兵力已约莫有九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