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喉咙里发出一声低沉的话:“有事吗!”
“你好!我是专案组的张凯龙队长,想问你点事!”
一听是警察,小伙子浑身一怔,立刻精神了。
“警察同志,你们不是都问完了么?我已经说得很详细了,真的没什么补充的啦!”
一听这话,张凯龙话锋一转,问他:“你姓李?是你救起了那个跳河的女孩?”
小伙子茫然的点点头。
“不要紧张啊!这次我是想问点别的事,当然——当然先感谢你见义勇为的行为!”
“奥!我……我其实也没帮上什么忙,还不是幸亏有老孙!”
“老孙?你是说的那个扔鞋子老头?”
小李点点头:
“这老孙也不是一般的人啊!他神着呢!”
一说到这姓孙的老头,小李双眼都放起了光,一下子精神了。
我心里顿时有个疑问,又是一个姓孙的老头,而且也是个神神叨叨的人!
一听到姓孙的老头,我立刻想到了老庙村的孙半仙儿,说起来也很奇怪,当时孙半仙儿几次在半夜里引我出来,好像很高深莫测的样子,就连他的死也古怪的很,当时全身赤裸。
孙老爷去世后不久,我便去了宁夏,回来后也没有听人提起过他。
其实我一直对孙半仙的死有疑问,这么一个有道行的人,咋就说死就死了呢?
张凯龙继续问小李:“老孙今天没有来钓鱼么?”
“今天没来!其实昨天下午就没来,也许家里有事,或者身体不舒服吧!”
“是这样啊!那么老孙平时经常来这里钓鱼?”
“是啊!几乎天天来吧!反正我值班的时候,总能看到他!”
一说起老孙,小李那是一个口沫横飞啊!我听了几句,就听明白了,这老爷其实是个神棍,和老庙村的孙半仙差不多,但小李后面说的话,我就疑惑不解了。
小李说虽然老孙天天老钓鱼,可从来没见他钓到一条鱼。
有一次小李实在忍不住好奇,就去问他。
刚开始,老孙只是微微一笑,并不解释。这让小李更好奇了,便继续不停地问。
老孙禁不住他烦,随口回道“谁说我在钓鱼的?我钓的不是鱼!”
说完老孙就收了鱼竿。
当小李看到老孙的鱼钩时,浑身就是一颤,虽说鱼钩有大有小,颜色也不尽相同,可至少得是个钩啊!但是老孙的鱼钩却是根直直的针。
就是平时缝衣服的绣花针啊!确切说,这也不能称其为鱼钩。
这下小李更糊涂了,忙追着继续问道。
老孙一边往村里走,一边回道“钓鱼要用弯钩,但我钓的东西却必须用绣花针,你不会明白的!”
小李再问,老孙就什么也不说了。
之前在村口听老头们讲评书的时候,我倒是听过用绣花针钓鱼的故事。
那是周文王时期,姜子牙为了吸引文王的注意,故意用绣花针钓鱼,这一招果然引起了文王的注意,俩人就攀谈了起来,这一聊,周文王就觉得姜子牙是个治国能臣,于是邀请他出山。
这是《封神演义》中的桥段啊!
小李还想继续讲老孙的“轶事”,被张凯龙打断了。
“小李啊!我回去后要给你申请一个‘见义勇为奖章’,不过今天我们有事,就先不听你聊了,你告诉我们老孙家住在那里吧?”
原来老孙住在码头边上的小河村里,但他并不是这个村的人,算起来,他住在这里也不过两个月的时间,好像是退休后,来投奔的侄女。
小李对老孙的了解这紧紧限于这两个月,因为这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来这里钓鱼,俩人也就熟了。
按照小李的描述,我们到了小河村。
这小河村只有三四百口人,还不到老庙村的一半大,俩村子相距不过十几里路,但是因为交通恰好不方便,又不属于同一个乡镇,俩村子之间的交流不多。
五六年前我也来过,当时是跟着义父走街串巷,收酒瓶子。
一进村,首先是一家经销。
我不知道其它地方有没有这种称呼,我们当地所说的经销是规模很小的超市,一般在村的都这么称呼。
村里人本就不多,也许是靠近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