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吃过饭之后,周蔡氏和周子和像过去的每一天一样,忙忙碌碌着。
天光还早。
周昂在自己的书案上,把下午从陈氏拿回来的东西逐一打开。
墨是上好的松烟墨,应该有过特殊的调香,不算顶级,但肯定是过去的周昂用不起的,拿起来放到鼻端轻嗅,有一种说不出的淡雅清香。
笔是上等羊毫,韧且饱满有骨。
纸是上好的竹川纸。细腻平整洁白,甚至隐隐有些光泽。
笔墨自不必说,纸是已经统一裁好的,大约三十多厘米宽,也就是一尺八寸,长则应该是四尺八寸,估量着也就是一米欠一点儿,九十公分左右,正是时下流行的所谓“八八纸”。
数一数,那位陈靖伯父给的这一卷纸,一共是三十五张。
这是典型的要写成长卷的做法。
一共五份《金刚经》的量,每份应用纸六张,还有五张的冗余,是备错的。
这种活儿就不好干了。
如果是一张一张的小纸,写完了合成一本书,这种活儿好干,容错率高,写错一个字,也不过浪费一张小纸,成本有限,但这种大纸,虽然可以单张写完了再往一块儿粘,使它连成一“卷”,但容错率还是极大地降低了。
一不留神写错一个字,不但浪费一张很贵的大纸,而且前头写的大几百字也随之作废了。与之一同浪费的,还有时间。
这么一算,五十文抄写一份的价格,其实也不算贵了。
心里思量着,抽出一张纸来,再把其它的都先收好,把这张纸在书案上展开抹平,压上镇纸,周昂习惯性地审视着,心里忖度着写法。
这年头的读书人,毛笔是唯一的书写工具,纸的量往这里一摆,字数又在那里放着,基本上就知道该把字写到多大了。
但还是要拿手比划着,再计算一下。
因为失误不起。
算好了数,周昂深吸一口气,开始研墨。
研墨的工夫,其实也是静心的工夫——他最近几天心里都颇不宁静,今天尤其觉得垂头丧气。他甚至不知道如果找不到那中年人来救命,自己还能活几天。
这个时间,完全取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