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一十三章 第四种中微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穿越六七米长的路径便会发生“切伦科夫效应”,辐射出所谓的“切伦科夫光”。

    这种光不但囊括了0.38-0.76微米范围内的所有连续分布的可见光,而且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因此,只要用高灵敏度的光电倍增列阵将“切伦科夫光”全部收集起来,也就探测到了中微子束。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中微子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

    而现在,已经是2075年,不同种类的中微子探测技术早已成熟,但除了此前提到过的三种中微子外,人类并没有发现第四种中微子的存在。

    理论部分和实验,要么是理论有问题,要么是实验存在问题!

    站在乔安华的角度看,怎么都是庞学林的理论有问题。

    庞学林微微一笑,说道:“乔教授,我们现在是怎么确定中微子的不同分类的?”

    乔安华想了想,说道:“从实验角度来说,中微子按照总是(量子力学的几率效应)伴随它们一起参与弱反应的轻子来分类。”

    “比如发现中微子的Cowan-Reines实验,科学家们先假设核反应堆里进行着的β衰变反应会产生中微子。这些中微子从反应堆里飞出来后,在反应堆外放置适当的探测装置进行探测。装置中盛放的液体(氯化镉)含有大量质子,理论预期中微子与质子有逆β衰变反应。其中正电子可以与探测液体中的电子发生湮灭产生光,然后通过光电效应传感器读出这一光信号(以及光信号到达的时间、能量等等)。而中子可以被液体中的重金属(镉)吸收然后放出光,这个过程稍慢点。Cowan-Reines实验看到了前后两个光信号,且光信号符合预期,那么就说存在逆β衰变反应,进而证明了存在中微子。”

    “对这一实验进一步分析,正负电子湮灭产生的光信号说明了核反应堆产生的中微子伴随着正电子出现,所以这个实际上为反电子中微子。早期的太阳中微子发现者Ray  Davis曾尝试过同样利用核反应堆的中微子,用这一反应来检测。但是从核反应堆他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后来这一同样反应被用在探测太阳中微子上,是可以看到结果的。这个说明伴随着e-和e+反应的中微子是不同的。核反应堆产生的是反电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