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当当不成问题。可蒙荫出仕和科举正儿八经考上的,那地位差的可就大了。哪怕你只是个同进士,那也是正经官,无论是发展渠道还是人际关系,就是比荫官强,而且强的多!
想科举,不会文是不行的,而大宋科举跟明清那样的死八股不一样,诗词也是要考的。
坐在家里的人是做不出好文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有积累,才能将生活艺术转化,形成好的文学作品。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这等文会,就算谢芳再怎么看不上,那也是加强学子交流、增长见识的好去处。
再加上他想去蹭饭的主家林与也想来参加,他就更没办法逃脱了,只好带着林某人一步三摇不清不愿地来到雀见楼。
他却不知道,林与想来这文会,,可不仅仅是见识见识那么简单。今日在这雀见楼里的这场文会,乃是王家自己发起的,但偏偏还请了徐家人前来共襄盛举,这就很值得玩味了。在徐安看来,这是王家势大,故意羞辱自己。但林与却不这么认为。
雀见楼面对端月楼已经是全面的优势了,说徐家马上要二十投都不为过,此时为什么要多此一举造就一个这么样王对王的局势呢?
林与认为,这王家肯定是在文会里有什么事情要跟徐家摊牌,甚至是……可能有求于徐家。
这个判断让徐安有点惊疑不定,虽然他已经决定要扒上林与的贼船,但这个侄儿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这个判断却有点太不靠谱,只是形式如此,徐家不得不赴会,若是连声势上也背上懦弱不敢面对的标签,那徐家真的就不用在江南地界混了。
且不说徐安那边如何遍邀文士做出充分的准备,就等着今日文会中一旦王家发难,自己也有一战之力。
林与这边却是动了个心思,他没有通过徐安这边参加,反而是求到了谢芳这里。
以中立的身份在文会之中观察,这才是最容易找到王家意图的视角